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629章 郑先生西洋故事(3/5)

杨扬说:“明宣德六年,地处福建的小城——福州长乐县,骤然喧哗起来。一支二百多只船、二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南下,泊在县城西边的太平港。”

福建长乐县,是郑先生七次下西洋的开洋之地,当年,庞大舰队屡次驻扎于此,伺风下海。这里,不仅有郑先生当年亲自竖立、保存完好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而且还有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十洋街”。明后期“倭患”的严重,更促使人们纪念和崇拜与海洋相关的神袛,将郑先生塑像供奉在寺庙中,也合乎一般民间造神过程。永乐帝即位后,

浙江、福建、湖广等五省府县,组织优秀造船工匠四百余户,来南京龙江造船,造出比曾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元船更大的远洋巨舶。其中,供正副使乘坐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当属十五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南京龙江造船厂遗址现有郑先生宝船模型一座。造这么巨大的船,并不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的载重量,而是为了给人“巍如山丘,浮动波上”的观感,以“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富强”。

当地人络绎不绝前来购买东西,这里有他们喜欢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谁知,一群占领军,手拿兵器向他们冲过来。原来,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

于张喜文史作家恍然大悟,说:“根据史实记载,我们遇到战乱,赶快逃命。”谁知,大家手忙脚乱,怎么跑也跑不过那群士兵,眼看就要被他们追上,刘傻子教授说:“赶快隐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