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弟问:“如何开采可燃冰呢。”科学博士说道:“可燃冰其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化法、减压法和置换法三种。一是热激化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二是减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激化法,同样的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
梦弟没有再问话,他打开梦幻帽的梦幻开关,梦见了一个透明小人。梦弟问:“你是谁呀?”透明小人说:“梦弟,我就是可燃冰呀。”
天然气水合物,可以通过底质沉积物取样、钻探取样和深潜考察等方式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拟海底反射层、速度和震幅异常结构、地球化学异常、多波速测深与海底电视摄像等方式间接识别。BSR是地震剖面上的一个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海底、可切过一切层面或断层的反射界面,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下,还常圈闭着大量的游离甲烷气体,从而,导致在地震反射剖面上产生BSR。
梦弟知道,什么是可燃冰了;也知道,什么是BSR了。梦弟很高兴,醒了过来。他听见傻子教授在讲话。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貌标志,主要有泄气窗、甲烷气苗、泥火山、麻点状地形、碳酸盐壳、化学合成生物群等。在最近几年,德国基尔大学研究所通过海底观测,在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大陆边缘,发现了许多不连续分布、大小在5平方厘米左右的水合物泄气窗。泄气窗中,甲烷气苗一股一股地渗出,渗气速度为每分钟5公升。
在该渗气流的周围有微生物、蛤和碳酸盐壳。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米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据测算,华夏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华夏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小明指着前方问:“那是什么?”计算机姐姐说:“那是钻井平台。”在浩瀚的南海上,屹立着一个庞然大物———“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它是一座37层楼高的大家伙,目前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近来,这里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我国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可燃冰的试开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