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县令梁实秋亲自带着师爷和一众吏官赶到苏春林家中,一群人再次对花生大豆麦子称重,仔细检查,确定没有掺假。
梁实秋狠狠夸赞了苏春林一通,才说出自己的目的,“苏春林,本官想买下你家的麦子大豆和花生,你可愿意?放心,本官不会让你吃亏,全都按照外头的价钱给你,可行?”
苏春林仿佛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整个脑袋都是晕乎乎,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激动道:“大人您都开口了,草民怎么敢不答应,只是草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你说。”梁实秋耐着性子道。
苏春林猛吞了吞口水,看向那些粮食,“草民想留下一百六十斤麦子、四十斤花生,三十斤大豆,来年做粮种,再换给草民八百斤麦子供草民一家嚼用。”
“没问题!”梁实秋应下后,立马让师爷去办。
现在虽然是秋收,但产量不大,镇上一斤粮食仍然要四十五文,还掺着很多杂物,苏春林的麦子品质好,又干净,县衙给他的价钱是一斤五十文。
花生大豆在他们这地界算是稀罕物,不好定价,苏春林也不敢狮子大开口,最终花生一斤卖三十五文,大豆一斤三十文。
最终他挣了四百五十两。
因着县令一直夸他家的麦子好,苏春林猛然想起沈逸,立马把情况说了出来。
县令让师爷跑了一趟沈家庄,发现沈逸家的情况真的和苏春林说的一样,当下也把沈逸家的麦子包圆了。
沈逸挣了一百七十六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