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6章 才刚写书就有偶像包袱了(2/4)

王一生又有点拧巴,朋友找关系帮他报名比赛,他却不参加了,说这样子参加比赛,只会让人戳脊梁骨。

小说最后的高潮,是王一生得偿所愿,气吞山河,九局连环,一人盲下九人,九人剩三人,三人剩一人。

棋呆子终成棋王。

“整篇小说时间线都在嗡嗡嗡时期内,没有超出当下时代的内容,不需要再删改。”

江弦是想当文化人,没想做预言家。

“唯一的问题是:题材太敏感,稿子里有太多嗡嗡嗡的事情。”

鲜为人知的是,《棋王》曾因写了知青生活的阴暗面,被当时的文学期刊翘楚《京城文学》退稿。

《京城文学》即《京城文艺》,50年代创刊,首任主编是老舍,嗡嗡嗡时期一度停刊,1971年复刊,是全国复刊最早的文学刊物,汪曾祺、杨沫、王濛、李陀、赵树理...先后曾于其中任过职。

“写出来被和谐了可怎么办?”一阵熟悉的阴影又笼罩在江弦的头顶。

“我又不发起点!”

“再说《棋王》最后不还是成功发表了。”

实在不行,就向某牙医老师学习,厚着脸皮,先把作品往大的、重量级的杂志投,退稿了,就换一个稍微差点的继续。

一大早爬了起来。

饶月梅要去上班,江珂要出去浪,江弦一人在家当留守青年。

他那单3天的短期劳务已经干完,所以又恢复了“待业”状态。

倒趟尿盆回来,饶月梅才刚准备出门,她扶着二八大杠,往门洞下走,不忘吩咐一嘴。

“江弦,在家把你和你妹衣服洗了。”

“得嘞。”

“放盆里,使那凉水一泡,衣板一撮,完事好好涮几遍,使劲拧干,晾院里头,不等太阳落山就干了...”饶月梅仔仔细细的给他讲解怎么洗衣服。

江弦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和每一個好大儿一样,在他妈眼里依旧是个不会洗衣服、不会扫地、不会淘米、不会刷碗...啥也不会的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