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27章 新船购买与修船厂建设计划(3/4)

不过大部分都是短租,也就包玉冈特立独行搞长租。

郑玉华说道:“是的,我之前也就认识很多日本的海运公司,他们不会自己买船,而是以租船为主。”

“什么价格?”杨文东好奇问道。

郑玉华说道:“这就要看船型了,前几年一艘百万美元的货船,租给日本公司的费用普遍在60-70万美元左右。”

“这么高?”杨文东惊讶问道。

郑玉华解释道:“价格看起来很高,但所有运营都是归船东负责,的,人工成本、船只维护,日本公司是不管的。

甚至如果船只在路上出了问题,耽误了他们的交货,还是被重罚的,所以香港船东想接这样的生意,是万万不敢用太旧的二手船的。

而且日本公司也比较挑剔,他们不会为了租金便宜点就租二手旧船的。”

“原来是这样。”杨文东点点头:“所以香港船东的暴利,其实就是来自于对航运成本的控制了。”

“对,对成本控制的越低,那利润就越大。”郑玉华说道。

“嗯。”杨文东又问道:“这个市场还没有饱和吗?”

郑玉华说道:“没有,现在新船只还是很吃香的,因为全球经济发展很快,新造船的速度,还是比不上需求。

只要我们现在有船,那就不可能租不出去。”

“那好。”杨文东说道:“那你跟日本那边的造船厂联系下,我们也可以购置新船。”

离67年也就6年时间了,一旦中东那边乱起来,苏伊士运河关闭,航运价格就会暴涨。

欧公子会全球买单的。

这个机会,比香港地产危机的机遇还要大,且获得的收益还全是现金,同时正好60年代末香港地产恢复,从航运赚到的资金再买楼,简直完美配合。

“好的。”郑玉华又问道:“那我们买几艘,买什么样的货轮?”

杨文东回道:“几艘的话,还得看日本与香港银行的贷款情况,还有就是跟船厂的沟通了。

类型的话,就先买散装货轮,就算租不出去,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运货。”

郑玉华答应说道:“明白,那我先放出消息,让日本的船厂来主动联系我们。”

“行。”杨文东又问道:“日本那边生产集装箱货轮吗?”

“有的,但是,不太适合我们购买。”郑玉华解释说道:“现在全球,已经有部分港口开始进行集装箱装卸了,大家也能看出来,这种模式是航运的未来。

只是能这样装卸的前提是港口需要有配套的大型设备,甚至很多现在的港口还不能改,要换位置,这就需要涉及到很大的基建投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