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06章 再一次巨额贷款与新的地产盛宴(2/5)

庄玥明又看了一眼手中报纸内容,道:“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行李箱生产设备非常大,只能放在一楼;不像我们,可以将设备放在中间楼层上,自然也就需要很大的面积了。”

“这样倒也算合理。”李嘉成点点头,说道:“看这报纸上描述,这个产业园,都是杨文东出钱买的,未来建筑也是一样他来建,然后再租给自己的供应商,或者其他注塑工厂。

看样子,他也是非常看好未来的地产市场了,不然根本就没必要都自己投资了。”

“你都看好,别人自然也能看好。”庄玥明笑了笑说道:“而且他旗下的贸易公司,现在开始抢曾经塑料粒子进口洋行的市场;

他如果借助这个产业园,将其他塑料工厂也聚集在一起,那就更方便他彻底控制塑料粒子的进口市场了。”

“是啊,这发展速度是真快啊。”李嘉成感慨万分:“这才几年时间,似乎都有香港工业第一人的趋势了。”

“他的产品,太有创意了,全球需求量都不小,我们比不过也正常。”庄玥明安慰道:“再说,你不也是不看好塑胶花市场,准备做地产了吗?”

“对,塑胶花市场还是有很大需求量的,但现在很多小工厂也能做了,我们就不可能再有之前的利润率了。”李嘉成顿了顿说道:“等我再从塑胶花市场赚个几年,然后再投资地产行业。”

“好。”庄玥明笑说道。

虽然是工业地皮,且位置一般,但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杨文东估计,自己这个工业园区,未来能够产生的收益,估计也是比不上未来自己这块地的。

这也算是香港制造业的悲哀吧,很多工厂主辛苦几十年,结果发现收益还没早期买房后天天勾栏听曲的多。

香港报纸宣传后的第三天,杨文东约出来了白玉姗。

一番热情交流后,白玉姗不解问道:“东哥,虽然你拿的这块地面积够大,可它是工业地皮,你也只能开工厂了。

以后就算附近地产升值,它的价值虽然也会提高,可你也很难套现的,就是因为它的面积太大了。”

“短时间内,我没想过要套现开发。”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但我是非常看好未来香港的经济的,那今天可能每个城镇周围很荒僻的地方,他日都会成为商业中心。

观塘或许比不过港岛甚至尖沙咀,但这个位置,只要附近商业起来了,工厂就可以换个位置了,这块地皮就空下来了。”

“这么说倒也对。”白玉姗点点头说道:“只是工业地皮想改成商业或者住宅地皮,你得支付完整的差价的。

这个基本上一分钱也不能少,港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就是来自卖地,他们不可能留下这个漏洞的。”

工转商,一般是需要向港府申请,港府基本上也会同意,因为业主是需要交差价的,这个差价就是同一块地,商业用地价值减去工业用地价值。

但这个钱,是基本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因为一旦这个能够谈价的口子开了,那很多地产公司就不会去参加拍卖会,而是去收购工业用地再改商业或者住宅了,这就影响到港府财政收入的根基了。

“我知道。”杨文东点头,说道:“不过你不觉得最重要的是先有这块地吗?这块地属于我的,那总是有可能改成商业用地的。”

港府对“工改商”的确看的很严,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原先历史上,李嘉成就是借助84年地产危机,与港府协商,将黄埔港口的200万尺工业地改成了商业地,后来建成了香港最大的围村,大赚接近百亿港元。

而即使以后不能复制这一招,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地价低的时候进行“工转商”,然后等到地价高的时候再开发。

自己这块地,位置比不过黄浦花园,不过面积差不多是黄埔广场的4倍,未来如果开发的话,总收益估计还要多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