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05章 官方拉拢与850万尺地皮到手(2/4)

反正自己也只是建议,不成功也没坏处,成功的话,会惠及整个香港,也包括他。

如今自己几个主要产业,早期的发展也已经稳定了,顺着方向发展,加上自己这个老板知晓未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而已经开始的60年代,正是香港电子工业发展的初期,他自然也不可能错过。

“杨生,你的投资也涉及到了地产业与航运产业。”柏立基又道:“这两个产业,你有什么想法?”

杨文东摇头说道:“这两个产业,我也是刚刚投资,不算业内的精英,还是不要提什么意见了。”

其实地产他也可以建议,不过这个产业本身不产生价值,自己参与也就是纯粹为了赚钱,没必要建议什么,说多了万一被记录下来,可能会影响后世名声。

反正历史正常发展,他就能赚取大利润。

至于船运,他也是真的不懂,只是自己知晓未来,加上手中有些资金,以及工厂的需要,就投入进去了。

“好的。”柏立基点点头,又问道:“那杨生还有什么需求吗?”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总督先生,这次的投资,规模也非常大,资金方面,我这边会有点压力。

而大面积的工业用地,抵押出去银行那边未必会看好。

所以还请港督先生能否协调一下银行那边,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及利息方面,是否可以优惠一点。”

除了土地,银行贷款的总金额以及利息都是很重要的。

利息影响未来的收益,而贷款金额影响更大,虽说杨文东也能拿出需要的资金,可这么多资金要是投出去了,肯定会影响自己的航运及地产公司的。

长久来看,太不划算了,特别是地产,哪怕61年买64年底卖,都能赚不少。

柏立基思考了一会,说道:“港府也不好命令银行,不过汇丰那边,我会跟他们那边提一下这个事。

只是,即使是汇丰也不是完全听命于港府的,很多条件还是得你们自己谈,不过我能保证,你肯定能够拿到一些正常情况下拿不到的优惠。”

“好的,这样也好。”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多谢港督先生了。”

香港如今,还是半个英资资本家的天下,汇丰身为半个“央行”,一般会听港府的一些要求,可它本身也是资本,很多时候也会为自己考虑的。

又是寒暄一会,到了中饭时间,柏立基也就自然请了杨文东吃了一顿普通的牛排。

说是英国牧场的牛肉,不过杨文东感觉也没啥特殊的。

……

回到长兴实业公司之后,杨文东便将与港督的对话告知了苏依依。

苏依依听完后,好奇问道:“爵位啊,听起来好威风。”

“虚名而已。”杨文东笑了笑:“港英政府用来拉拢华人的手段罢了,没什么权利。”

苏依依又问:“那我听说太平绅士就很有权利啊?”

“那个是有。”杨文东说道:“不过目前的我不太可能,年龄就是一个问题,在政界,这个是很重要的。”

政界与商界是不一样的,商界你一个孩童有能力赚钱,也是本事,也能获得自己该有的财富回报。

但政界就行不通了,再天才也得有一定的年龄才行,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

苏依依笑说道:“那成为议员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权利。”

杨文东说道:“我们的权利,还是来自于商业的,只要我们控制的就业越多,那就是港督,也会对我们礼貌三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