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59章 进军航运的契机(2/4)

“当然。”杨文东说道:“如果哪一天香港有几万人为我工作,你也不要惊讶,这就是我的目标。”

白玉姗道:“几万人?香港总共才300万人口唉?”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这几万人,并不是指直接的,我的供应商员工也算。”

“哦,那还差不多。”白玉姗笑说道:“希望你能够早一点实现这个目标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说不定也快了,但比较麻烦的是货物运输,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我的工厂。”

“运输?海运吗?”白玉姗问道:“香港的船不可能不够用吧?”

“够用,就是海洋运输费用太高了,有些产品,运到欧美就不划算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待旋转拖把、粘钩、以及更爆款的行李箱都出来后,如果这些可以在香港生产再发货全球,那估计香港的几万名工人都不一定够用。

只是想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海运费用要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行李箱,这玩意是个头大重量小,即使在集装箱时代,运输的成本都很高。

白玉姗想了想说道:“我在大学学经济学的时候,教授就说过,一款商品必须要满足空间小单价高,运输到国外才能划算,重量倒是次要的,除非是实心的金属;

你的便利贴与粘钩都符合这个条件,旋转拖把不行。”

“我也没指望旋转拖把能够去欧美。”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是以后的其他产品。”

拉杆式行李箱如今还在立项阶段,公司内部也就几个人知道,包括很多做研发的,也都是被洪学飞拆分任务做零件设计,根本就不知道最终产品是什么。

而外界,更是没人知道这件事,连苏依依、赵立明等人都不知道,虽然概率很低,但如果这个创意被其他公司知晓了,那可能反而会提前研发出来。

所以,在产品研究出来、专利注册出来之前,他不会告诉任何公司以外的人。

白玉姗问道:“那产量与销量会稳定吗?”

“应该会的。”杨文东点点头,拉杆式行李箱的市场,不可谓不大,甚至远超过了便利贴。

白玉姗想了想,说道:“其实,有一个方法,就是投入比较大。”

“什么方法?”杨文东问道。

白玉姗道:“欧美的一些大公司,也比较在意海洋运输的成本,所以为了控制成本,他们就会自己买船,然后运输自己专门用于出口的产品。

比如说汽车,美国的汽车想要运输到欧洲,不可能跟着一大堆杂货一起走吧?所以他们都是有自己的船的。”

“有道理。”杨文东点点头,这让他想起了前世的比亚迪,为了出口就专门购买滚装船。

如果能够保证船能够一直使用,那自己有船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白玉姗又说道:“这不仅仅是省钱,主要就是时间安排能够自己控制,还有就是自己的东西,能够合理安排怎么运输,可以一次性运输最多的产品直接到目的地,将海运成本降到最低。

不过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货物。”

“玉姗,你懂的还挺多的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大学时,教授教的而已。”白玉姗笑说道:“不过,买船的成本可不低,现在一艘旧一点的二手小船都要几十万港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