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17章 拿下35万尺地皮与银行的备选(2/5)

新厂的设备以及未来物料购买、正常运营费用,至少在初期是需要依靠新贷款的。

不过实在贷款慢了或者少了,那自己就只能放缓进度,也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就是会少赚很多

而有了足够的资金,扩张也会更快。

魏泽涛轻舒一口气,道:“我昨天又催了下廖创兴银行,应该是卡在了廖宝珊那边了,廖烈文答应会再询问一下。”

“之前廖烈文也说过,廖宝珊也是看好我们公司,现在却卡住了,算个什么意思?”杨文东皱眉,说道:“就算觉得400万港元资金太多了,那也是可以谈的,要么降低额度,要么增加利息,这事情也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魏泽涛顿了顿,说道:“会不会是因为,那廖宝珊将自己银行的资金都用在了自己的地产公司之上,短时间之内周转不过来?”

“你这么说,倒是真的有这个可能性。”杨文东思考了会,也觉得是这个可能。

廖宝珊用储户的钱炒地皮开地产公司,香港商界很多人都知道,但用了多少,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用的太狠,短时间之内拿不出自己要的400万港元,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代400万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去中环买块差不多的地皮都足够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廖创兴银行要么从自己的投资中回收部分资金,要么就是再拼命吸储。

400万港元的资金不是小数目,没那么快就能筹齐的。”

“我也听说过这段时间廖创兴银行又开始高吸吸收小储户的资金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看来,可能真的就是这个情况了。”

吸收小储户的资金,也是廖宝珊第一个开始的,当初这一点可是帮助了早期创业的杨文东。

这种方法虽然繁琐了点,但的确给廖创兴银行带来了大量的资金。

魏泽涛也同意说道:“只是,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资金,会让我们很被动的,如果早点拿到,我也就可以一次性建整个超级工厂了。

还可以现在就下单给东盛,这样第一批设备就可以在新工厂完工后进场,那就可以立刻准备投产了,不然再耽误下去,就会影响我们的产能计划了。”

超级工厂,是老板杨文东给接下来的新的大工厂起的名字,这个工厂的建造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能够满足美洲的便利贴产能,再顺便初期开拓一下欧洲及亚洲等市场。

目前因为产能不足,也只能等待。

杨文东思考片刻后,说道:“廖创兴那边什么原因导致的贷款下不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等了;

这样,你将我们的基本资料、3M公司与我们之间的流水、便利贴在全球市场的大概市场分析都整理好,然后给恒生银行、或者其他几家银行,我们也不能全将希望放在廖创兴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