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杨生。”魏泽涛笑了笑,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与港府已经协商好了,我们之前的新工厂就买华容道的那块地皮,就是价格还没有完全谈妥。”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这块地皮高达35万尺,是他早期最看好的地皮,也就是现在九龙半岛的边缘地皮不值钱,不然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于是又问道:“港府那边的要价还没有让步吗?”
魏泽涛回答说道:“没有,港府的报价是每尺港元,我这边已经委托了中环的一个专业律师团队,与港府进行谈判,争取将价格降到百万港元能够拿下。”
“百万?”杨文东听完后点点头,又问道:“后面平整土地的费用,大概要多少?”
香港位置还行且是平地的土地,基本上已经没了,剩下的都是需要花不少钱去开发平整的,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多寮屋的人,被迫住在山上了。
魏泽涛回道:“如果全面平整,可能也需要六七十万港元,但我们第一期只占40%的面积,所以这方面的成本会降低很多。”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嗯,这样来看,加上后面的大量新设备、物料准备以及工厂基建,光凭借着3M的那笔钱还是有点不太够。”
魏泽涛也,说道:“对,我们也必须留着一定的资金,向3M购买生产线、技术专利以及胶水厂的其他投资需求;
所以,杨生,我们也需要尽快与廖创兴银行或者其他银行协商,下一笔的贷款了。”
“好,这段时间廖烈文还专门打过我一次电话,邀请我去他们在中环的总部大厦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正好胶水工厂问题也算是能做的都做了,是时候筹划建新工厂了。”
新工厂的本身建造目的,就是为了花一笔大钱,一次性搞定中短期内的产能问题,不然就会跟去年的李嘉成一样,产能扩张太快,两三个月就要再去租新工厂,然后还经常租不到,或者房东看你急,拼命宰伱。
所以地点的选择、工厂厂房的布置图规划,都是很慎重的,就算再急,也不能急到几天定下来,不然没弄好的话,以后麻烦。
再说,与港府购买土地,也不是你想急就能立马成交的,反而表现的急,也一样会被宰;这个时代的港英是一直吹崇“自由市场”原则的,可不会管你来不来投资,不像后世内地政府,涉及到大投资,政府比你企业家还急。
正好这段时间,他也需要先搞定胶水工厂的事情,现在差不多了,也就需要定下来新工厂并投入建设了,保证未来至少一两年的产能。
当然,这种事,也只是按照现在的规划,如果哪一天,又出现一款甚至几款堪比便利贴的爆款商品,那工厂可能就又不够了,一切皆有可能,先按照目前的情况做好即可
魏泽涛笑问道:“那您打算什么时候去?”
“今天下午我回个电话过去,约下时间,估计就这几天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种事自然越早搞定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