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

第三百零九章:教育--科举体系的腐败问题(4/5)

而这三个衙门包括地方的提学道衙门,官员多数都是江西籍,是以江西的进士就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教育闭环,因为江西的官员多所以江西的进士多,因为江西的进士多,所以江西的官员多。

同乡、同学成了一种纽带,成了一种权力私相授受的途径,当年整庵先生提拔了还在国子监做司业的严嵩,让严嵩接他的班做了吏部尚书,再之后南京吏部尚书是唐卿先生(王学夔),唐卿先生是江西安福人,再之后是我陆伯兴,江西袁州人,如今是罗珵罗部堂,江西泰和人。”

陆远说到这里扫视全场:“整庵先生之前是杨旦公,他老人家也是江西人,从正德八年到如今的嘉靖三十五年,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南京吏部尚书换了十个人,八个江西籍、一个广东籍、一个湖广籍。

所以教育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还是为了给自己培植党羽?我们的取材没有一个标准,同样的题目,这个学生做注就能是进士,那个学生做注就是落榜,两篇文章的好坏如何评定完全取决于座师、取决于吏部、礼部、翰林院某些掌握实权的官员手中!”

场内一片低声惊呼,任谁都没有想到陆远竟然说出如此大胆的话来。

直接戳破了科举这一制度千年以来的遮羞布。

“都说科举取士比之举荐制度更公平,可发展至今,真的公平吗?嗯?”

陆远扫视全场,一字一句的说道:“就拿我陆伯兴来说,我的弟弟中了进士,到底是他的才华还是因为我陆某人的面子?今天咱们这里关上门说话,各位谁能给我答案?”

通政使司记录的官员放下笔,没有再往下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