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

第二百九十九章:忠诚?不,是忠于利益!(4/5)

“严阁老想要说什么?”

严嵩依旧没回话,继续顺着读。

“南直隶运司衙门同北直隶运司衙门之间每年都有漕运的核算本,去岁一年,全北京用粮三百六十七万石、绢布四十七万匹、牛羊猪二十三万头、棉花三万引、盐七万引,余物无算,这些东西皆为漕运所输耗。

庚戌虏乱,北直隶被掳掠一空,对江南依赖更大,这几年虽复苏些许元气,可根基已伤,辙动间难以完全摆脱漕运供养,若是这些官员尽数辞去,北京城百万官民何以果脯?

皇上,老臣年迈无能,难以为皇上分忧解难,只能请皇上三思而行。”

嘉靖死死盯着严嵩:“严阁老是在恐吓朕?”

“臣不敢,臣有今日盖为皇上恩赐擢拔。”严嵩哆里哆嗦跪下来叩首:“是故,在臣心中皇上便是臣之君父,臣愿为皇上效死,臣不是诤臣言官,但臣今日要劝皇上一句,李成梁这种人只能用来攘外,不能用来安内,皇上若是迷信于他,江山社稷之崩坏,远比贼虏入寇更快百倍。”

“那依阁老的意思,朕要朝令夕改,再去求着他陆远官复原职了?”

严嵩沉默相对,其意思已是不言而明。

“不可能!”

嘉靖拉不下这张脸:“朕就不信,他们还真敢举旗造反!”

“他们不会造反的。”严嵩叹了口气:“可是皇上,一旦江南断税,几十万边军无米下锅,这些大字不识的丘八要吃饭怎么办?自九边往江南遥遥几千里,他们不会飞到江南去抢,只会先从身边抢。

就算咱们抢在断粮之前调兵南下,谁来守九边重镇,九边空虚,北京必然危险,到时候他们不是造反,而是打着勤王保驾的名义北上。”

原时空庚戌虏乱,嘉靖调兵勤王,惟独没有调南兵,哪怕那时候浙直总督张经手里有十几万上过战场的精锐。

你说离得远来不及调?

是从陕甘跑着到北京快,还是从南京坐船走海运到天津下港快?

以物资配送为证,漕运的话最快七八天,最晚不超过十五天,若是海运,那么南方的物资到天津下港最快只需要四五天,而历史上陕甘的勤王兵到北京用了一个多月。

四倍的时间差,论勤王的速度,南兵北调是最快的。

为了防备倭寇抽不出身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