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九十三章 怎么就这么巧?(2/4)

高仪和葛守礼摇摇头,继续讨论问题。

“自从洪武年间到现在,已有两百年,年岁久远,变化多异,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架阁库里,文卷堆积如山,比乱麻还要乱。

军屯、民屯、商屯,自行开荒的地,侵占的田,全是一笔笔糊涂账,搅在一起,根本分不清。镇山公带着一干人等,每日光是掰扯田地的源来,就扯得头昏眼花。”

是啊,这么多年了,怎么分得清楚?

可是清丈田地,除了丈量清楚田地亩数,还要把田地的贫瘠肥沃分清楚,更重要的是把户主搞清楚。

这是重中之重。

最麻烦的就是登记户主。

田地登记在谁的名下,登记多少亩数,贫瘠肥沃,官府就要以这个为依据收缴田赋。

世家豪族,侵占田地后自然就是隐匿田地,逃避税赋。要是占了田地还要按制缴纳赋税,怎么体现出官绅豪右的优越性?

“这倒是件大麻烦事。”葛守礼皱着眉头说道。

“关键还是要看具体办事的书办小吏。他们笔锋一转,少写一个字,就是隐了百千亩;稍微一抬,上田变下田,一年少缴一半的赋税。

偏偏这些人最奸猾不过,数代书办胥吏,各种舞弊营私之法,都是祖传手艺。又无比贪婪,钱财面前,国法官律都是屁。

上面管事监督的官员,稍微不经事,就可能被他们蒙蔽过去。”

高拱对政务实事非常清楚,下面胥吏的各种手法也心知肚明。

他黑着脸继续说道,“吏治,吏治,要让官员通实务,不至于被下面的人蒙蔽了去;要让胥吏遵法度,不至于丧心病狂,作奸犯科。”

高仪和葛守礼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感叹。

要想做些实事,真的是千头万绪,千难万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