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史记亭被摧毁,这个损失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算在宁拙的头上。“只不过,目前这些都还没有结算。”
宁拙完全可以预估到,一旦结算出了结果,他的功绩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坑洞。
“我必须在殿试之前,将这个天坑给填平了。”
“不只是要填平,还得让功绩更多,进入前列,如此才能获得殿试的资格。”
这种情况下,单靠宁拙一个人,全力以赴地赚取功绩,肯定是不够的。
摆在他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借助他人之力!
宁家、郑家、周家的改修队,甚至是城主府方面,都能借力,才能够让宁拙具备参与殿试的最大可能。
所以眼下,对于郑家、郑箭,宁拙处理起来颇为麻烦。
他不能一味的打压,也不能一味的退让。
斗争的方式、方法,需要经过精心地处理,并且分寸要牢牢的控制住。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对他有利的结果。
深思熟虑之后,宁拙在当天下午,就展开了行动。
他率领了宁家的一帮人,守候在街道旁。
一场战斗刚刚结束,机关造物汇聚成流,徐徐撤退。
宁拙站在人群的最前方,忽然伸手一指:“看到那根机关立柱了吗?宁勇,去将它提过来。”
宁勇双腿一蹬,飞跃进去,鼓足法力,伸手一抓,将目标提起,拽出了机关队伍。
宁勇扛着机关立柱,径直跑回宁拙的面前。
宁拙让他将立柱平放地面,然后和宁勇一同接取了相应的维修任务。
这是一个需要多人参与的修理任务。
宁拙蹲下来开始操弄,宁勇在一旁站着旁观。
宁拙三下五除二,就打开了立柱的最外层。然后,他又掀开内层的嵌甲,露出柱子内部的构造。
柱子空心,内壁会有大量的阵纹,中间有支柱悬梁,有大量的黄铜齿轮以及细如发丝的金线。
这些金线、铜轮相互间纵横交错,有些明显纠结成一团。
如此复杂的情形,让宁勇看得都有些头晕目眩之感了。
宁拙眼中精芒烁烁,很快判断出来:“问题不大,需要替换一些黄铜齿轮,再重新整理金线的线路即可。”
宁拙将难度最高,最为繁琐的工作,都做成功。宁勇一直在旁边看着。
临到最后关口,他从储物腰带中取出了一枚小巧的青铜扳手,扳手上隐现符箓的部分样貌。
宁拙指导宁勇,让他运用小扳手去调整各个齿轮的角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