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杨正山归来,重山镇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跑来恭贺杨正山封侯。
庞棠、牛庄、唐飞虎、谢渊、韩承等一个个都跑来了。
杨正山正式从杨将军升级为侯爷。
而杨家也成为了侯府,且是重山镇唯一的侯府。
不过这份热闹很快就让杨正山给压下去了。
都是熟人,杨正山也懒得跟这些人客气,举办了一场酒宴,招待了一下众人也就该结束了。
之后,杨正山就把精力放在了公务上。
朝堂对腾龙卫和重山镇将士们的封赏也逐步落实了下来。
遵循杨正山的提议,腾龙卫拆分为腾龙四卫,设前后左右四个卫指挥使司。
余通海任腾龙前卫指挥使,于之前的腾龙卫码头周围建设卫指挥使司衙门。
乌重辙任腾龙后卫指挥使,原腾龙卫的卫城归属于腾龙后卫,盐场也归腾龙后卫所有。
韩承任腾龙左卫指挥使,张元武任腾龙右卫指挥使,这两卫的卫城选一千户所新建。
原归属于腾龙卫的商船,被杨正山分成了四支船队,每卫一支船队。
虽然腾龙卫分为四卫,但四卫依然是一个整体,船队出海还需要水师护送,商货往来则需要其他三卫护持。
海贸牢牢的将四卫绑在一起。
而关于民间商船的抽税,杨正山交给了朝堂。
朝堂会在辽安府增设辽东船舶司,以后从腾龙卫进出的商船都要向辽东船舶司交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随着腾龙卫海贸的发展壮大,已经影响到蓟州船舶司的收入了,而且朝堂也不会放任腾龙卫一直占着这么一块大肥肉,所以朝堂插手腾龙卫的海贸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杨正山也为腾龙卫争取到一点点利益,那就是辽东船舶司在腾龙卫海贸的抽税要降低五成,也就是其他船舶司抽税的一半。
这是杨正山从承平帝那里争取来的,是留个腾龙卫海贸的一点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