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大出乎了太子的意料,让太子感到无比的愤怒和震惊。
不只是太子,满朝文武也是满心的惊骇和不解。
冲击宫禁!
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杨正山也没有想到局势会变成这样,他有想过今日会成为太子与诚王和恭王争斗的高潮,但万万没想到诚王和恭王居然敢冒天下大不违,选择冲击宫禁。
恭王冷俊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句话也不说。
诚王摩搓着拇指上扳指,同样是默不作声。
两人都无视了太子的喝问,只是安静的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太子双眸微眯,“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给孤拿下这两个叛逆!”
“呵呵,我看谁敢,本王有父皇御赐宝册在手,何人敢在本王面前动武?”恭王从袖口中取出一份金册,冷声说道。
看着他手中的金册,周围的侍卫都陷入了犹豫之中,满朝文武也是面面相觑。
杨正山神色微动,乖乖的站在臣列之间,丝毫没有冒头的打算。
这就是问题所在。
眼前一位太子,两位王爷,满朝文武谁有资格对这三位动武?
冲击宫禁是造反,可是眼下的情况更像是皇家的家事。
没有承平帝的旨意,文武百官根本不能拿诚王和恭王如何。
至于太子,太子只是监国,还没有登基,他根本调动不了皇城内的亲军。
一时间,场面陷入了僵持之中。
奉天门外的喊杀声越来越大,太子的脸色越发的难看。
“宁国公,荣国公,昌国公、安国公尔等打算任由这些乱军惊扰陛下吗?”太子望向站在勋贵武将前列的几位国公。
大荣有六位国公,分别是宁国公、荣国公、昌国公、安国公、兴国公和寿国公。
其中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世袭罔替的一等国公,昌国公、安国公和兴国公是三等世袭国公。
寿国公乃是承平帝的外祖,为不世三等国公!
今日封侯大典,六位国公来了四位,其中兴国公府世代镇守南疆,很少来京都,自然不能参加今日的封侯大典。
而寿国公年事已高,苍老无力,早已不再过问朝政。
除了四位国公外,这里还有八位侯爷,二十位伯爷,除了有职责在身和闲赋在家的勋贵外,其余的勋贵基本上都到齐了。
眼下有乱军冲击宫禁,勋贵们自然要挺身而出,护卫宫闱。
至于皇帝亲军和宫中的力量,其实在午门之战开始的第一时间,亲军第一时间就封锁了后宫的宫禁和皇帝寝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