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英杰摆出的问题都在秦云东的设想范围内,秦云东早有充分准备。
“你说的理由确实存在,但也不难破解。收益率低,但比银行存款高;周期长,但代表有长期的稳定收入。省里的批文具有权威性,不存在政策变化让他们血本无归的问题。至于担心咱不承认协议……”
秦云东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以吸引苗英杰足够的注意力。
“BOT的融资模式下,除了政府和民间资本外,还有第三方保险公司承保,完全可以制约人治的随意性。BOT模式现在已经非常成熟,总体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不用过多担心。”
经过秦云东的逐条分析,苗英杰也越来越觉得秦云东的做法或许还真有门。
但是,他还是担心万一募集资本不够,那就会进退维谷,陷入困窘境地。
秦云东对此也早有筹划,吸引民间投资,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引入金融业的参与。
“我查过咱县过去的文件,看到省里曾经打报告给银监会,要对一批具备融资能力的信用合作社给予dú • lì法人地位,其中推荐名单里就有咱们县。”
苗英杰听出他的意思,只要临县信用合作社具备存贷款的资格,那就多一条吸纳民间资金的渠道,为基建提供坚强的后盾。
但苗英杰苦笑着摇头,那个报告已经提交一年了,到现在石沉大海,他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就应该百分之百努力争取。看到困难就先退缩,那不是我的个性,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我用心努力过。就算结果不遂人愿,我也问心无愧。”
秦云东说的铿锵有力,苗英杰暗自汗颜。
他自认为自己很有魄力,但和秦云东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