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三百零一章 统一天下大战略(3/5)

蜀地的有些区域,部族。以诸葛亮的能力,后来也没能完全收复,可见其难。

历史上的蜀地西南,在刘备控制后,南部蛮族根本不服从其领导,不断的攻伐宣战。

刘备麾下蜀军,反反复复的去平复其西南的叛乱。

更早的时间点,以秦皇的雄才伟略,一统六国,建立强秦后,也曾派出五十万大军,去征服西南的百越,也就是蜀地那边。

同样反复多次都没成功。

原因不是打不过。

而是道路险阻,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还有复杂的内外环境,种族分布。

不久前,皇帝刘协逃过去,走了好几个月。

如果大军过去,会更困难。

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必须早作考虑的因素。

曹操和帐下的几位谋士,讨论过。

其中一个思路是‘培养’刘备,让他快点立蜀。

正好让大耳过一过皇帝的瘾,同时把南部的复杂问题,先交到刘备手上。

让他带领老二老三,年轻的诸葛丞相,去蜀地处理问题,成为先锋军,扫荡南部蛮族。

然后曹操再摘果子,把蜀吞掉。

到时就是在蜀汉的基础上,继续扫荡南部蛮族,省时省力,消耗也小。

因为前头最难的部分,都让大耳做了。

这种方法,等于是变向的让刘备为自己所用。

至于会不会把刘备养肥了,导致局势失控。

这就和之前的袁尚一样,可能性非常小。

单纯的地理位置,在先天上,已决定了蜀汉在冷兵器时代的不足,最多只能扼守一角。

后期,诸葛亮殚精竭虑,北伐也没有一次成功,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原因,是曹操对刘备的心思同样好奇。

他如果得了益州,要怎么处理和皇帝的关系?!

杀皇帝,让其暴毙?

还是表面蛰伏,当个权臣?

曹操猜测,以大耳儿的志向,心性,应该不会蛰伏,当个权臣。

实际上,这几年曹操已在有意无意的把刘备往南边推,让他无路可选,必须去主掌蜀地,面对南部的复杂情况。

刘备此前已在北方的各个州郡,都试了一遍,没有落脚之地。

曹操的发展太快,以风卷残云之势,将北方九州占了,根本没给他留机会。

刘备现在已经跑到荆州以南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