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事情多,忙的撒尿都攒两次一起上,等曹操看过谏言策,便去了州牧府前堂。
作为司马,要在州牧府坐堂,协助曹操处理全兖州的事务。
书房剩下贾诩和卞媚。
“文和,我麾下兖州兵马调度,谋主等职,你选一个……”
成为兖州牧,对手下的人自然要有封赏。
除了任荀彧为司马,其他文武都有对应晋升。
贾诩也有。
但他一听要给自己升官,还是要职,那岂不要常在外抛头露面?
天下纷乱,各方对手层出,站在台前就要吸引火力,容易成为与曹操为敌者,先剪除的目标。
他贾文和可不干这个。
“州牧厚爱,诩心领了。能为州牧掌眼前诸事,任谋士,诩已心满意足。”
他的意思是不愿掌持更多事,和往来的人等频繁接触。但愿意任谋士,好好出力。
不过曹操已经给他提供了很强的安全感和自由度,与之前在董卓手底下干,完全不一样。
他倒也愿意承担更多,主动道:
“州牧尚在蓄势阶段,待以后根基稳固,诩当多任职务,为州牧出力。”
潜台词:你势力更大了,好好保护我,我就站到前边多干活。
艹……这货,曹操琢磨:戏志才身体不好,不能再加担子了,不然把人早早加死就完了。
自家曹营得扩充人手了,文武都不够用。
还有谁,奉孝?我的奉孝去哪了,郭嘉也是个问题青年,作风浪荡,不好约束。
但他和曹操非常合拍。
郭嘉,字奉孝,其人是少有的天才。
之前曹操手里不算缺人,尤其自身对大势的走向有预见,有心让郭嘉按历史线,在外边先浪一阵。
那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成长。
要按历史轨迹,郭嘉和荀彧一样,都会先去投袁绍。
后世的说法是两人观察后,看出袁绍不是那块料,慧眼识英雄的转投了曹操。
其实这里边有些误差。
袁绍当时已有了与荀彧,郭嘉同宗同族,才名更盛的荀谌,郭图等人。
反观荀彧和郭嘉,各有各的污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