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目光一亮:“上军是知兵之人,判断精准。辽之拙见,与上军相同。”
凉州就是河西走廊那片,也就是武威郡。
汉武帝时才打下来,设郡。
从其所在位置往北,要经过羌、氐等族的区域。
在别人看来,穿过游牧部族领地行军,困难重重。
但董卓的人可以。
他和一些羌、氐部族首领交好,借道而行,隐秘且能长驱直入,非常难防。
曹操和皇甫嵩书信往来,便指出董卓若有三路援兵,当有两路沿河西走廊,往东南方向的洛阳来。
还有一路,有可能从北线,穿羌氐部族区。
最终进入并州,转而南下。
当然,董卓的兵马能保持隐晦,长途奔袭,和各地的乱象有关。
王朝末年,地方州郡已出现隐然割据的迹象,叛乱不断,一年当中有时会出现多起叛军。
中央的权力,衰弱到极致。
很多边疆大吏,都有观望的心思。
各地防线,本身就烂成筛子了。
不然董卓的援军再厉害,也别想隐匿靠近洛阳。
曹操和张辽的交谈,充分展现出两人在军事上的天赋,认知,聊得十分投契。
两人在地上写写画画,整个侍卫队伍,车驾都随之停下等候。
张辽尽舒所长,曹操偶尔从旁点拨,却能直击要害。
张辽越谈,心里越是如潮汐般起伏悸动。
这位西园军上军校尉,比他预料的要厉害的多得多。
张辽在军事,用兵上的天赋,鲜少服人,包括丁原,吕布。
但他和曹操交谈,却是被其博学善辩,随口引用诸多兵家战法,旁征博引的见解所吸引。
两人在地面,你来我往的用石子描画,阐述观点。
这在兵家被称作庙算,以推演来研判敌我形势。
张辽聊了一会,有种越说越上瘾的感觉。
“好了,以后有机会再谈,今日就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