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

第359章 失街亭(2/4)

王思政出身太原王氏,自然知道这位清河崔氏的前任家主的生平。

青年时出仕孝文皇帝,为孝文皇帝筹谋汉化改革,中年辅佐宣武帝,在小皇帝登基后逐渐淡出政坛,在洛阳历次的政治fēng • bō中保全了自己和家族。

而崔光在死前似乎也有了预兆,竟然让儿子把自己一生所写的东西,以及崔家历代的藏书全部带给了苏泽。

光是这份交情,苏泽就会照顾崔光的子孙。

清河崔氏不是普通的家族。

苏泽看着一套帛书,向王思政问道:

“这就是《国记》?”

王思政也感慨道:

“没想到崔家还藏有《国记》。”

这本书可以说是大有来头,曾经给清河崔氏带来近乎于灭族之祸,这就是北魏初期名臣崔浩,给太武帝所修的北魏国史!

崔浩曾经是太武帝最信任的汉人大臣,还委托他给北魏修订国史。

崔浩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

然后又将《国记》刻在石碑上,任由行人观看,这件事让本来就反感崔浩这个汉人的鲜卑贵族更抓狂,他们告发崔浩“暴扬国恶”,然后就是崔浩被太武帝族诛,《国记》的碑林被捣毁,文稿也都被搜罗焚毁。

崔光也是清河崔氏,这样的大家族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到了崔光这一代又出仕成为重臣。

而崔家私藏《国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崔家就是一个史官家族。

崔光一生所作的文稿中,大部分也都是他所编写的国史,崔家历代都有治史的习惯,被崔劼带来永乐城的,几乎是全套的北魏国史。

面对这份厚礼,苏泽怎么也要给崔氏一个富贵!

“将当年太武帝取关中的那部分誊抄出来,送到前线去。”

北魏也曾经在关中多次大战,比如苏泽所在的地盘,当年就是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政权,太武帝拓跋焘就曾经多次攻打夏州。

此外北魏和南朝宋争夺过关中,当年刘裕就是在黄河边上结成却月阵击退了北魏的军队,这些战争的过程都记录在崔家的国史中。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记录,苏泽让王思政整理送到前线,也是给前线大军做参考。

当然,关中的战事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苏泽三路大军一齐出动,就算是莫折天生再厉害,最后也只有败亡的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