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窦泰却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若是再不给儿郎们好处,怕是我等项上人头不保了!”
窦泰说的也是实话。
这群士兵跟随高欢打仗,袍泽兄弟不知道死了多少,在上战场的时候高欢也许诺了不少好处,可是如今得到的只是一些没用的官职,义军的官职是能当饭吃?
得不到赏赐的士兵是可怕的,高欢身为主将无法给士兵好处,那必然会被士兵抛弃。
而在义军中,没有自己的军队那就没有任何地位。
高欢咬牙说道:
“无论如何,邺城不能劫,我再去城内和那些大族商议下,凑一点物资出来劳军,另外本次作战的战利品我分文不取,全部拿出来赏赐士兵!”
高欢也是被逼急了,东奔西走这些年,家底甚至比当年和娄昭君成婚前还要薄,攒下一点家当全部都用来养军队了。
看到高欢这么表态,司马子如、窦泰和尉景也纷纷表示自己分文不取,和高欢一样将家底都拿出来劳军。
经过这么一折腾,邺城内的士族又同意凑了一点绢帛粮食,高欢好歹将这次的赏赐发了下去。
劫掠邺城的事情没有发生,但是邺城周围的乡镇就遭了殃,那些没有大族庇护的村落纷纷被高欢手下的军队攻破,抢走粮食后留下了衣不蔽体的女人。
不过这一次高欢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亲近士族豪强的名声总算是传了出去,甚至有些寒门读书人听说他是渤海高氏之后,也来出仕投靠他。
而高欢趁机就留在了冀州,并且和冀州附近几州的逃难豪族暗通款款,保护他们留在冀州的家人和族产。
那些被挤出了自己老巢,侨居在其他州的士族豪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被当地官府和豪族排挤。
而朝廷又逼着他们出兵反攻,比如东冀州刺史高翼的几个儿子就在冀州附近活动。
当他们听说了元深和元延明大败后的消息,对朝堂也失去了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