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海传奇

第二十章 万众一心建龙船 穷其奇技龙入海(3/4)

等码头建好后,在码头船坞内对大船进行组装。其实建造也必须这样一件件的加工,再进行组装,一样的工作,只是转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模型从三丈到十丈的船只造出来数十上百年个,就是要把近百丈的龙船缩小十倍数十倍的不断的,反复实际验证,观察记录的数据纸张就堆积如山,在这些数据中总结提炼出龙船最为精准的标准。

高标准必然严要求,每块板材,任意个梁椽,所有的辐条,每一个卯榫,对接之处要求极为苛刻,对工匠精挑细选,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西山岛不像陆地,只有这么多人,为得到能工巧匠,只能不断的反复的培训。

自此改变了男女不同工的现状,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选择了女人参与,同工统筹。

还真培养出来余翠华、鼋贞玉和余凤鸣三个巾帼大匠。他们心细如发,钉楔卯榫,精准无物,事实胜于雄辩,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经过反复测量和验证,分毫不差。

白天工作,晚上和几个男工匠对选拔的优胜之人进行教育培训,共同学习和进步,大家在一起谈论,实践,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出来,畅游大海,百年不损的龙船。

对于火龙果而言,造船的经历还要跟踪问效,任何蛛丝马迹,都要引起重视,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梦中都在吹着尘土找裂纹。

大家众志成城。虽然所有人都无可挑剔,但是马虎不得,松懈不得。

说起造船的梦想,要从火龙果五岁说起。其曾祖父龙廷就热衷于建造大船,曾造出黑牛寨,乃至于整个滇海最大的船只,船长十丈,第一艘在山林中,极易取材,但是远离海岸,十头牛都拉不动,无法下海。

第二艘确实在海边,但是无法远航。就这样大船被搁置了,耳濡目染的火龙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造船的种子就这样种在新田。

八岁时,建造巨轮大舰的种子萌发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工匠龚何拒绝他的参与,也不给他任何机会。

但是火龙果从来没有放弃,带领东觉、突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偷偷制造模型,日夜实验演练,他始终相信自己有一天必然会造出来比祖父的那艘还要大的船,并且远航万里,畅游滇海。

火龙果就告诉曾祖父:“修条通往海里的路。”砍伐树木,铲平阻碍,路修好了,船还是原地不动,实在是太重了。

火龙果用筷子在饭桌上演示让盛满食物的陶盆滚动,龙廷恍然大悟,说:“兴家兴国兴滇海,非此儿不可,只是老朽难见了。”

曾祖所造大船再一次失败,之后陆地上再没人敢尝试。但火龙果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他用模型改造曾祖父建造的大船,在失败中找到经验。

他从来不认为曾祖父是个失败者,相反他崇拜曾祖父的智慧和勇敢。他心中总有个理念,人,特别是人类,要有尝试的勇气,也有试错的机会,都是在不断挫折中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