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声音窸窸窣窣,高桥睦郎现在骑虎难下,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只有两个。
要么直接结束这次的文学交流会,面对北川秀的进攻选择落荒而逃,把烂摊子甩回给市古贞次他们。
可这样一来,他的名气和地位还是会严重受损,而且会彻底得罪两边势力。
要么就硬着头皮继续说,之前的事当做无事发生。
那他就是今天最大的小丑。
算是用自己一辈子的声誉成就了北川秀,然后帮市古贞次他们分担了火力。
两个选择都是死亡选择。
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我我认为,东大俳圣开拓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高桥睦郎最后还是选择了“站着死”,他磕磕绊绊的说起了自己早已准备过无数次的演讲稿,而不用北川秀的名字,继续用“东大俳圣”代替,就是他最后的倔强!
他开始慢慢说起自己研究出来的“物哀文学”。
就和之前的无赖流派,北川秀风一样。
虽然这个日本文坛失去了许多经典作品和文学名人,但只要把佳作神作弄出来,他们的基本鉴赏力还是具备的。
北川秀风其实就是独特的村上风。
无赖流派就不用多说了,《人间失格》如今成了这个流派的奠基作,只是作者是北川秀,因此还不被主流文学界人士认可而已。
其实跟风的作者和作品已经非常多,且他们还都吃到了不少红利。
现在的“物哀文学”是日本文学的最重要流派以及核心文学思想。
物哀(物の哀れ)在原世界里是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所提出的文学理念。
很多人不了解,可能会下意识把它与“死亡”、“哀伤”等悲伤事物联系在一起,然后觉得日本的物哀文学就是悲剧文学。
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意是真情流露。
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心为之所动,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懂得“物哀”的人,类似隔壁所说的“性情中人”。
不过高桥睦郎临时起意整理出的物哀文学概念没有那么系统。
因为参照物是北川秀的四首俳句,而往往哀伤情绪和生死观更容易让人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心悸感,所以他把这种情绪为主导的作品称为物哀文学。
不局限于俳句,散文,等也都可以归类于“物哀文学”。
打脸归打脸,高桥睦郎等人的学术研究能力还是在线的,那么多大佬一起研讨,得出的新文学流派确实已经十分体系化。
但这顶桂冠原本是要戴到他们心中那位东大俳圣的头上。
然后再让那位东大俳圣出言贬低北川秀,抬高自己,最后用更好的作品打死北川秀。
现在他们还能怎么办?
说服北川秀自己打自己脸?
那太蠢了。
“高桥老师的分享引人深思,说的非常好。”北川秀收起笑容,这一刻他好像完全遗忘了和对面那些人的过节,居然真就站起来,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了“物哀文学”,分享起了自己的写作心得。
在场也有不少人听过他的东大讲学,顿时来了兴致。
北川秀在高桥睦郎说的基础上扩充了物哀文学的广度和深度。
他不再拘泥于哀伤这一种情绪,只要能强烈的刺激到人,就可以是物哀。
不过他也不否认这种取巧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譬如日本的绘画、音乐、语言,喜欢用简单的底色,单调的音律等等,就是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