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晴一摆手纠正道:“错,董书记,去年河口镇的GDP是亿元,往上追溯四年分别是亿、亿、亿、亿,也就是说河口镇每年的GDP是递减的。董书记,我说对不对?”
为了张雨晴能够有足够的发言权,秦山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工夫,关于河口镇的一些资料都发给了张雨晴,就是防止出现今天的这种情况。
没有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她的这一番发言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多数县领导顿时对张雨晴刮目相看。
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花瓶,但现在看,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尤其是对河口镇经济发展相当了解的吴运昌和庄金明更是叹为观止。
他们肯定比董万春强,大体知道发展趋势,数也能说得上来,但是要完全准确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他们也是做不到。
董万春此时脸色更加难看,他不想在GDP这个话题上继续折腾,因为他叫不准这些数字,也不好让人去核对。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输给刚刚履职的张雨晴,只有丢脸的份。
他当即转换了话题:“记住几个数字根本不算什么,对河口镇的了解,不能只体现在GDP上,而是关于镇的历史、地里位置、经济状况、发展定位、面临的困境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及长处,等方方面面,而且,今天所讨论的关于秦山的问题,就涉及到对河口镇的政治生态及镇领导的具体情况,所有这些综合起来,才算是对河口镇有所了解。”
张雨晴当即道:“既然董书记这么说,肯定刚才发言的诸位常委对河口镇的这些情况都非常了解吧?不然,你也不会允许他们发言吧?”
董万春立刻明白了张雨晴的意思,看样子,自己要是顺着张雨晴的意思说,张雨晴肯定要验证一下,那些人是否真的那么了解河口镇。
那肯定一试就会出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