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694.闲聊着就把事办了(4/4)

至于村民的钱,是由各自所属的合作社和村集体分配。

黄家堰这片的村子,跟农科院合作太多年了,一直是这套流程。

“哎,小娃娃,没种出来咋办?”

热闹之余,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一嗓子又把办公室里喊安静了。

罗宏志一点磕巴不打,马上回答:“有风险基金赔偿,不过试验作物不上保险,风险基金只覆盖成本,包括人力成本,但高收益就没有了。”

所以说啊,新品种试种风险还是蛮大的,因此一般才会像小满一号豌豆颠那样,几百亩、几千亩慢慢加,好几轮之后才上万亩。

像糖墩墩这种第二轮就上三万亩的非常少见。

一般只出现于特殊情况,比如李振声院士的小偃6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小麦条锈病的爆发,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李振声院士采用小麦远缘杂交技术,培育出抗小麦锈病和叶枯病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培育成功后,直接进行了大面积试种,并很快在全国推广。

但那是为应对粮食危机,关键时刻争分夺秒。

而糖墩墩红薯直接就上这么大面积,无他,有钱耳……

现在二十一世纪都过去二十来年了,比上世纪六十年代可谓日新月异、斗转星移。

有实力稍稍的冒一点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