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640.大土豆的今生(2/5)

还有,依靠着强大的特殊菌群土壤,这些新品种土豆在生长过程种性项就表现的十分明显,长到一般就开始刷刷淘汰。

非常快速的进行筛选后,留下31种。

这一批土豆,是在原版大土豆的基础上,又打上了转录因子GLKs,重新分配光合产物到植物的生长点,强化了大土豆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积累。

光合作用效率大大增强,同等面积的叶片和时间,合成的糖分等有机质更多。

这是F1代。

之后再分析,再模拟,期间用上各种奇奇怪怪的诱导啊,照射啊,鼓捣出54种组合,再重复之前的过程后,留下了9种。

在这期间,给大土豆加上了高光效特性,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并提升光合作用速率和扩大光照范围。

前面是改的分配,这次是开源,让光合作用加速以及弱光照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这是F2代。

然后再再重复一遍,从9种变成了4种。

这期间,就用上了74-128,增加了大土豆的生长速度,以及提早长土豆,提早膨大。

这是F3代。

这大土豆本来在之前被秦秋雁已经把主要工作都做完了,到F3差不多能定型。

候选的三种都差不多,全部拿去野外试种看效果就行。

结果文英去了趟海南,接了齐若木的活,要搞耐盐冰草。

并在研究中找到了冰草的水盐共同胁迫特性。

植物根系吸水是靠体内体外盐分浓度差来进行的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