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械战争

第二卷大海的召唤 第34章 仿真鱼潜航器(2/4)

因为他们的研究院刚刚成立不久,很多设施都很简陋,人员也不足。姜岳升就带着大家一起搞了一个简化版的仿真鱼潜航器任务书。

一、取消了仿真鱼潜航器的深潜功能,变成只贴着水面以下游动,把尾鳍露出水面,用尾鳍尖端的天线接收北斗的定位信号和无人机发来的指令。

二、取消了声呐通讯功能和声呐探测能力,就用北斗定位来导航,通过无人机锁定目标后,把目标的坐标传给潜航器来追踪目标。

三、取消了高速巡航的要求,最高时速定为五十海里。

这个简版的潜航器比起比姜岳升在吐蕃北基地参与改良的潜航器的水平相差十万八千里,差了至少三代,但是对付潜在的敌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因为他们那艘早就被军方淘汰的破军舰也很落后。

这天,姜岳升正在与同事们一起,在新的仿真鱼潜航器实验室安装设备。

实验室的负责人刘松林找到他,说原来做的水洞的预算不够,需要再增加五千万。

姜岳升一听要追加五千万,这个额度可不低,于是就问刘松林:“为什么要追加这么多?”

“原来做水洞预算的时候,是按照做十比一的模型做的预算,后来找了几个专家打听了一下,都说用十比一的模型做实验不准确,误差较大,开发周期会延长,最好是用一比一的模型做水洞试验。如果要是按照一比一的模型做的话,原来的预算就差太多了。预算做得不准,我肯定是有责任,立项的时候论证不够充分。”刘松林解释道,同时还做了检讨。

“哦……可以理解,我也有责任。”姜岳升知道,一般仓促上马的项目都会出很多问题,这也不能怪刘松林,他也有责任。

“让我想想……你要求水洞的水流速度是多少?”姜岳升问刘松林。

“最高每秒三十米。”刘松林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