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风华

第八十二章 安排(2/5)

“入赘了倒也算是我苏州人士...”

“你们就不觉得蹊跷么?若是有这样的诗才,何苦去做那赘婿?其中怕是有些问题。”

“那李明珠我倒也有听闻,说是生得国色天香,可这等把锦绣文章信手拈来的人都愿意去上门入赘,到底得美到什么地步?”

说来说去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毕竟在场众人对这个横空出世又力压其余士子的赘婿都不熟悉,各种各样的猜想都有,不过倒也没出现之前杨岢拿出那首浣溪沙时一边倒的说抄袭买诗假借他人成名。

一是为顾怀站台的毕竟是今晚诗会主评,又是在朝中多年为官声名在外也可称一声大儒的杨溥;二是这首水调歌头的高度未免也太高了一点,高到有大儒说不敢置评,在场众人也自认于诗词一道有所精通,谁会蠢到卖这样的诗词?

于是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赘婿,也许真的是有旷世诗才却不愿意抛头露面的人物。

缠到杨岢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问出来的只言片语自然也越来越多,有人问顾怀有无功名,杨岢便实话实说没有如今在书院教习;又有人问是哪家书院,是否是苏州城各位大儒都会轮流去讲学的那家,杨岢便说是商贾李家自己的书院,里面就读的多是掌柜伙计的子女,他爹杨溥也偶尔去客串一把老先生。

众人听到这里都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总觉得这人未免也太古怪了一点,杨岢倒是越说越顺口,反正现在买诗的名头算是从他身上摘去了,顶多也就是说顾怀不喜出名又不愿大作蒙尘所以托他之手拿出来,算不得什么道德瑕疵--就是可惜了那五百两银子,以他对顾怀的了解,要顾怀掏钱估计比他自己写出这些诗词还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