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剑场(1)

第3章 女子也论剑(2/4)

剑山之上草木荒芜,有生机之物实在寥寥,然而这株刚刚抽芽的杏树非但粗壮,枝干上还挂着很多干枯的果实。

身佩毒腹的年轻人看着白衣男子,顿觉自惭形秽。论天资、风采,他在宗门也算是一时无双,不仅得师长垂爱,还令不少同门艳羡。然而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在这白衣男子面前,他立即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这白衣男子立如芝兰玉树,神色却冷如苍山上的皑皑白雪,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即便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无人敢小瞧他半分。他眉宇之间透着一股桀骜,说这话时,嘴角勾起一抹疏狂的笑意。然而却无人觉得他妄自尊大,如此惊才绝艳的人物,又正值快意恩仇、策马江湖之时,纵然狂妄了一些,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

一个笑声却在此时响起。

年轻人回首一看,只见有人正注视着他。

那是一个貌不惊人的短发男子,他一身青衫,看上去没有半分出彩之处,给人的印象只有“普通”二字。他盯着年轻人斜背在身后的毒腹,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看来你应该是楚地最近声名鹊起的剑师郭秋觉了。”

年轻人呆住了,他并未向任何人表露过自己的身份,身上所携之物也是平平无奇,怎么这人竟然知晓自己是谁。他凝眉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当今天下,穷到去捡路边之剑的,大概就只有你们云梦宗了。听说你们云梦宗非常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说完,他再次发出爽朗的笑声。

郭秋觉脸上微烫,顿觉有些尴尬。但剑会之上,出场之人皆不可小觑,敢在这卧虎藏龙的镜湖之畔崭露头角的,想必确有三分真本事。他微微躬身,行礼道:“这位兄台是?”

“秦,巴山剑场,余左池。”青衫短发男子微微颔首为礼。

此时能登临此间的都是当今天下最强的剑师,只是巴山剑场和余左池之名,郭秋觉却未曾听过,连声“久仰大名”都无法说出口,只能尴尬一笑。

余左池哈哈大笑,不以为意道:“在巴山同门之中,我资质驽钝,须得勤学苦练,日夜不辍,方能不拖众位师兄弟的后腿,着实令师门蒙羞了。再加上我极少在外走动,你若是说听过我的名头,反倒虚伪了。”

郭秋觉眼睛一亮,顿觉轻松。这巴山剑场的余左池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心系宗门,勤勉谦逊,且为人豪迈,大有燕赵之士不拘小节的豪侠之风。

那白衣少年转头看了看郭秋觉和他斜背着的那柄剑,冷哼了一声,颇有不屑之意。在他炯炯目光的注视之下,郭秋觉如同芒刺在背,倍感压力。这种气场,让他本能地想要抵抗,却又不知从何处发力。

“他是百里流苏,来自秦国岷山剑宗。”余左池爽朗地笑着,解释道,“此人年纪轻轻,已是小有名气的剑师了,是以一向眼高于顶,目下无尘。他性格寡淡,言语犀利,不过并不是有心轻视你,只是觉得我话太多了而已。”

那白衣剑师剑眉微蹙,瞥了余左池一眼,冷冷说道:“要你多话!”

余左池认真回应道:“其实对正常人而言,我的话不算多,是你的话太少了而已。”

这二人言语上并不和谐,但却隐隐透出多年相知的交情。郭秋觉看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斗嘴,颇觉好笑,暗道此次收获果然不小,能够认识这么多意气相投的高手,于是面带微笑,对着二人行了一礼。

“二十三年前,有人偶然在镜湖湖底发现大量寒铁,其品质之佳,令人惊叹。以之铸剑,无须名师经手,品质便足以超越当世大多数名剑。消息一出,天下各大宗门趋之若鹜,连隐居的侠士也无不动心,纷纷前来,企图获取更多的寒铁,打造绝世宝剑,壮大宗门或自己的实力。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为了争夺寒铁,各门各派争斗不休,死伤惨重,有人因此结下梁子,有些门派甚至从此成为世仇。后来,各宗门为了避免争斗,往往云集此处,以剑术论输赢,然后依照排名决定这些寒铁的归属和多寡。”余左池看着那道在高空之中岿然不动的剑光,洒然一笑。

“如今镜湖的寒铁早已被采挖殆尽,各有归属,但镜湖剑会却因此保留了下来。二十三年前,胜出之人是云水宫月昆吾。他那招‘破寒潭’着实令人费解,众人亦认为他为了炫示剑术,才故意驭使飞剑上天,其实不过是想让人们看看他岿然不动的剑心罢了。现在这人东施效颦,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成就已远远超越二十三年前的月昆吾。”余左池兴致不减,继续说道。

“少说两句,你能憋死吗?”百里流苏冷冰冰地说道,“这些事情谁人不知,还需要你重复?”

镜湖剑会天下闻名,从残酷惨烈、你死我活地争夺寒铁之战,变为以武会友、光耀宗门的盛会,各派翘楚早已熟知这段历史,就连街头稚子对此也并不陌生。在百里流苏看来,余左池特意解释难免有卖弄之嫌。

二十三年前,月昆吾拔得头筹,使得大魏云水宫声名大噪,享誉天下。那不动剑心的传奇也流传多年,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其后虽然年年都有出类拔萃的侠士来到此处,却无一人能够超越当年的月昆吾。

当然,其间也涌现出不少传奇人物。比如那一向孤高淡泊,视万物如浮云的岷山剑宗宗主百里青云,曾在剑会上以一敌百,独占鳌头。而后其门下弟子轻而易举就能在剑会中位列前三,年年岁岁,已成佳话。今次他的后辈百里流苏来到此处,虽然众人尚未见其出手,然而但凡知晓他身份的都不敢存了小觑之心。

除了名门大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宗门也屡屡派人参加镜湖剑会,一旦有脱颖而出者,宗门地位立时陡增,小派转眼成为名门,而后拜山入门的青年俊杰便如同过江之鲫。因此,这剑会上的排名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宗门是否强大兴盛的重要标准。那些在剑会上取得好名次的能人异士,不仅自己可以名扬天下,而且还有机会选取天分极高的年轻人作为门徒,延续宗门香火。

这些事情几乎人尽皆知,云梦宗虽是后起之秀,与那些长盛不衰、声名在外的剑门大有不同,也知道参与镜湖剑会的重要性。但如郭秋觉这般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闭门练剑之人,鲜少有机会听到这等渊源甚远的传奇旧事。认真说起来,此次参加镜湖剑会,还是他头一次出远门。没想到一出门,就发觉自己见识短浅。

他略感尴尬,讪讪说道:“我倒是真不知道。”

余左池根本没有将他的尴尬放在心上,旋即正色道:“那些陈年旧事不说也罢,我看今日这人适得其反,非但未能展现其高超的本领,还颇为惹人生厌,一看即知他心性浮躁,愚蠢至极。他这么爱出风头,一心想要压过云水宫的宗师,殊不知,那云水宫岂是任人宰割之辈?为了维护宗门名誉,门人就是拼却性命,也会把他这个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的莽夫拉下马。”

百里流苏和郭秋觉闻言心中一动。

郭秋觉没想到这一层倒也罢了,但是百里流苏对当年那些传奇烂熟于胸,竟然也没有将眼下这人和云水宫联系起来。若论思虑缜密周全,他还是输了余左池一筹。

“这人名叫俞轻启,他所用的大明剑,于剑器榜上排名第二。”余左池没有注意二人的小心思,继续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不过……”

“有什么用?”百里流苏直接打断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