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第一百六十五章:再现当年文(4/5)

上位坐着的老者,正是翰林大学士、曾文海。

文学大儒、声名显赫、位高权重。

旁侧二位,身份虽然比曾文海要低着些,却在文学一道的地位上、也并没有低得到哪儿去。

一位是:国子监祭酒,梁学毅。

一位是:负责监修国史的、昭文馆大学士、丰博颂。

这三位,历来交好,又皆不与四大世家有攀扯。

此前听闻“源根论”惹热议,便也想着来听听。

其实这也是书子们的目的。

扬名怎么扬?

不仅要在书子们中扬,像余惠泽一样。

更要扬进文学大儒、或朝廷重臣们的耳中。

平日里,难有一篇文章引起各方不同的观点,议来议去都是各自的文章居多。

现在突然多出这么一篇、能让各人都畅舒己见、且比较持久,谁又不想趁此机会表现一番?

都不需要明着找,他们也能猜到: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热议,必会引起目标人物的重视。

会被听到的。

只是他们没有人能想到:来的居然是如此重量级的大人物。

还是三位!

“这个余惠泽的诗文,我曾经阅览过,想必二位仁兄,亦有过眼过吧?”丰博颂先出声。

此前,他们正听书子们议得热闹之际,忽就被余惠泽的到来给打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