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第九十七章:太子的选择(2/3)

王勋双膝软倒,跪地叩头,一瞬间涕泗横流。

“陛下,陛下啊,太子殿下指责老臣的罪名实是过重,老臣万万承受不起啊陛下。老臣对陛下、对国朝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王勋大声喊着冤,用力叩着头表达着忠心,心里,却是对太子的怒意达到了峰值。

是,这就是他操纵科举的目的,又平平淡淡、全身而退向所有人发出个信号:看,这么大的事情我说怎样就怎样,陛下也得依着我。

可这是能说出来的吗?能吗能吗?!

王勋只觉后背心口好疼、好疼。

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啊,混蛋太子!!

这时,建王站了出来。

“陛下,儿臣附议太子殿下。”

赵鸿建眼见事态再次超出了他的预计,也不想着再找什么高才去调动书子们了。他遂即改变主意,决定站出来支持太子。

总不能让太子独占这份功劳。

而让陛下看到他和太子居然站成了一线,就会加剧拿下王勋的决心。

王家少了王勋,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对他赵鸿建,有利无弊!他仍然能在此局中一举两得。

“老臣反对!”

文相柳如晦,与王家打断骨头连着筋,持笏站出,坚决反对太子的说法,用的还是那套:王勋不是主考官,顶多算是被蒙蔽云云。

“微臣附议!”

王勋的滴长子、户部尚书王福庭,挺着个大肚子,忙不迭出来支持自己的父亲和柳如晦。

“老臣附议!”

郭家掌舵者,郭醒的父亲、兵部郭尚书也站了出来,附议柳如晦的说词,还说了更多。

“陛下,就算太师被蒙蔽有错,也不该罚其致仕。据老臣所知:峡省乡试舞弊事件,就是被王太师发现端倪后主动宣扬出来的!”

一语惊起千层浪。

“什么?王太师自己揭发的?为何?”

这是众臣们心头最大的疑惑。

“那为什么他不早说?”

一把年纪都跪地叩头了还没说,明明这一句话就可以证明其清白了啊。

“哎?问题的关键不应该是:太师他为什么发现舞弊不立刻处理那些贪官,也没有第一时间向陛下呈禀,反而先宣扬出去?才闹得如此沸沸扬扬?”

“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