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第五十七章:王太师来了(5/5)

这引起了很多私下里的猜测。

不过大部分官员认为:其应该是想提拔家乡学子。毕竟王家祖上,就出自蜀地。

百年前,外敌入侵,致使国朝离乱、分崩离析。王家老祖宗便是在蜀地起事,随大景朝初代帝王东征西战,终于使国朝恢复了一统。

虽然国域缩小了不少,但好歹是统一了。

王家亦自此兴盛了百年。

当今皇后娘娘膝下有二子,长子为太子。猜测王勋此行的人,便很理解王勋的做法。

毕竟太子嘛,得有自己的势力。直接从进士中挑选和培养,虽快但扎眼。若是从乡试就开始,那就不一样了,会更忠心,且不容易引人注意。

其实做这种事,王勋出面也扎眼。

不过他儿子户部尚书王福庭走不开,其他的儿子又不够资格,只得王勋挺着把老骨头跑一趟。

内帘官中,可不只有常元纶有眼色。

另一名礼部委任来的副内帘主官,便凑趣儿地道:“太师,若有哪位考生得了您的青眼,还请您指点指点,也让下官们见识下其特别之处。”

话外之意就是:您想让谁考上,提前使个眼色啥的,别让我们瞎胡乱搞、不知情得罪了您。

而闭上眼睛假寐的王勋,一边享受着常元纶的服侍,一边想的却是……

不知那个孩子,究竟还在不在蜀地。

12年前,周家被满门流放,次年,周氏和才满月的那病弱孩子被驱逐出王家,听人说,其就往蜀地跑了。因为周家人,就被流放在绵州。

王勋也暗中派人打听过、寻找过。

他觉得自己那嫡孙王良鹏,这事儿做得太蠢。

再不想要周氏母子,悄悄弄死了谁又会知晓?非得赶出去,埋下隐患。

王勋就来走了这么一趟。一是要保证提前“看好”的那两名考生中榜;二就是让那两人盯着点儿绵州。

毕竟他们王家啊,在京城的势头已太盛,陛下猜忌心可重着。

那王家就往京城外发展发展。再者也能帮陛下盯着点儿西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