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第四十四章:孩子长大了(2/5)

今日诵读的就是【尚书】中的第三十一篇。

【尚书】即上古之书,亦称“书经”,是一部记言的古史,其内容大多是一些与相对时期有关的政治言论和史事。

与【沙漠图鉴】等书一样,饱经战火,却比之要幸运一些。东晋初,由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的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与《古文尚书》25篇,共五十八篇,传承下来。

此书因着是被历代儒家研习之作,不仅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被列为儒家核心经典之一,为14科、哪怕是武举也会被考的必考项。

也是晏旭最有兴趣研究的书卷之一。除了某一部分。

就是今日所诵读的这一部分,因为……有他晏旭的身影。

“公元……荣帝缢……无查……”

释义是:大荣朝京城城破之际,荣帝自缢,国朝崩塌,京城被契丹血洗,劫掠一空,朝臣与百姓们无有不同,处处尸横遍野、哀嚎不绝。

皇宫藏书馆、御书房、翰林院、礼部等等放有珍贵典籍之处,皆被大火焚烧,三日三夜不绝。

天子近侍、大荣最年轻的状元,在城破之前大骂敌军,后一跃而下,当歌当悲。此人就是说服荣帝重新修撰编年史书者,并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可惜因其孤寡一生,名讳已不可考。

晏旭最怕、最不想看到的,也是这一段文字。

那每一字,都像世上最锋锐的利刃,刃刃戳在他的心尖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