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第六章:过水(3/4)

晏旭侧转正对,恭身应是。

主考官侧眼瞥了下这个病歪歪、却显自信昂扬的孩子,想了下后便问道:“解释下【易】。”

晏旭微微挑了挑眉毛。

这样的问题,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就像读书本,通常没人会去总结书名,因为那是著书者该干的事。

主考官见他没有立时回答,追问过来:“怎么?这都不会?”

晏旭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口中“咳咳”两声,以示自己正处于难受中才有延误。

而后答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与《连山》《归藏》并为“三易,后二者失传……自此,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

晏旭在回答的过程中,巧妙地稍加了改动,避过了庙讳及御名。就是历史中皇帝、以及先帝、圣贤等人的名讳。这是考场内不允许的。

主考官面色不动,继续问第二个问题:“破题,【薄而厚未】”。

这是【大学】开篇倒数第二句。需要答的意思,却几乎就是在为大学整文作总结注释。

晏旭神色更加庄重,揖手一礼,答曰:“是小子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未达根本与认知的最高境界。小子知错。”

主考官只眉眼微不可察动了动,遂一抬手,“下去继续考吧。”

第三个问题没问。

可晏旭也没听出会不会被找后账,只能再施一礼,在众考生偷偷觑量自己这个“幸运儿”的目光中,回去座位,朝看桌衙役微行一礼后坐下。

倒是对于破【寡舒】之题,有了别解。

此题出自【礼记·大学】中,“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正解本应是:生产的人多,花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花费的人节省。这样才能财富充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