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

第四十四章 一个写碑文的(求追读)(2/4)

果然是他!郭淑嘴角微翘,对李琩这位未来的郎君观感极好,留下了一个非常值得回忆的第一印象。

杨绛见状,忍不住在一旁笑道:

“娘子若是想见殿下,妾身去通禀一声。”

“不不不,不着急,”郭淑赶忙摆手,她现在这副样子,异常狼狈,蓬头垢面,衣衫凌乱。

被带回王府的时候,身上裹了布帛遮掩,她还特意捂住了脑袋,就是怕被隋王看到。

女孩子嘛,肯定希望将自己最好看的一面,展现在心上人面前。

“姐姐在府内是何名分?”郭淑礼貌问道。

杨绛微笑道:“王孺人,曾是媵女。”

郭淑一愣,顿时醒悟到对方出身弘农杨氏,是那位今年来话题最热的杨太真的陪嫁女。

“原来是娘子当面,”郭淑朝一旁的侍女摆了摆手,然后跪坐榻上,以坐姿朝着杨绛行了一个万福礼。

“别别,使不得的,”杨绛赶忙上前:“您即将是王妃了,是宅中主母,该行礼的是妾身才对。”

郭淑笑道:“今后是今后,但现在还不是啊,姐姐应是长我几岁,见礼是应该的。”

她对咸宜不客气,对杨绛却是客客气气的,因为她知道,咸宜不会真生她的气,因为她是嫂子。

但眼前这个女人,说不得便是今后自己在王府,最应该注意的一个人。

她的阿娘王氏,在家中便是说一不二,阿爷的妾室都被压的服服帖帖,郭淑自然是被母亲教导过的。

杨绛此刻的心里,也有一种对方人小鬼大的感觉,别看长着一张人畜无害的清秀脸庞,听说在延兴客栈都shā • rén了。

“娘子身体只是些许瘀伤,今晚好好歇息,明日沐浴之后,再上药,不几天就会好的,”杨绛柔声安抚道。

郭淑微笑点头,脸颊上一对梨窝,衬托的那张脸庞更为清纯,怎么看,都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柔弱小娘子。

但是她的爹,可是叫郭子仪。

.......

当天晚上,隋王宅外有人求见。

来人身穿深绿色官服,可知是个六品,腰上挂着一枚铜鱼符,未配鱼袋,可见出自军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