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

第三十九章 三角关系(2/5)

韦妃点了点头,眼前这丫头态度倒是挺好的,人看起来也挺乖巧,年纪不大,是怎么惹出这么一桩丑事的?

幼稚啊,以我阿兄的才干,做事尚且临渊履薄,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哪来那么大胆子?

真当十八郎是好相与的?你也不看看人家阿娘是谁。

张二娘的刻意亲近,让韦妃对其的态度,稍微改善了那么一丁点,但指望人家卸下防备,那也是不可能的。

张二娘想要顶替人家上位,更是不可能,这里是长安,这里有京兆韦。

.......

王鉷这才几天,就已经成了大红人,户部司的事情也不管了,天天就杵在工地上,严格监督新库的营造过程。

李隆基偶尔会宣其觐见,汇报工程进展,哪些地方不满意了,他也会指点出来,让王鉷改良完善。

这就是李隆基口中说的节俭。

“平易宝货的主意,是韦坚给你出的?”高力士在殿内询问道。

李隆基端坐在帝座上,不吱声,任由他的喇叭高力士来仔细询问。

王鉷在下方揖手道:“确实出自韦明府,言于隋王宅。”

唐朝县令,有一个美称,高级别地区的县令,叫做明府,低级别的叫做百里君,也就是百里内我说了算的意思。

高力士挑了挑眉,看向皇帝,道: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中藏库有许多宝货,不宜藏纳,凭白占了许多地方,若平易置左右藏,再由平准署定价,由东市署变卖为金银钱帛,似乎更为妥善。”

左右藏供养朝廷开支,说白就是官员们发工资的地方,你拿中藏的宝货发工资,肯定不行,人家官员们不要。

那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送到东市署和西市署,换成金银布匹或者粮食这种硬通货。

李隆基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口头准许,但心里已经默认了。

因为他的中藏库里,很多都是各地进贡的珍宝,其中土特产居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