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256章:帝国双璧,卫青(3/4)

与之李广相比。

要说时运,卫青实在是太好太好了。

李广一辈子都没有被封侯。

而卫青,一战封侯。

可以说。

卫青一战封侯,一下子就刺激到了众人。

“一战封侯,太牛逼了。”

“没办法,一方面是能力强,另一方面是运气也太好了。”

“嗯,这是汉朝对于匈奴的首胜,别说是大胜了,就是小胜对于汉朝来说也是无比的激动人心。”

这就像踢足球。

国足碰到日韩足球,不胜是正常了,输了也非常正常。

可要是胜了……

他喵的简直可以说是普天同庆,不可思议的存在。

“事实上,王昌龄写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一方面是指李广,另一方面也指卫青。或者说,这句诗里面是卫青与李广相结合。”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龙城之战,李广输的内裤都没有了,提到龙城如果说李广的军功,那就真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虽然如此。

卫青毕竟年轻,就算是龙城之战当中他取得了首胜,他的名气仍是不如飞将军李广。

所以王昌龄的这一首诗,应该指的是卫青与李广,而不是单单指李广一个人。

“但如果说,卫青仅仅只有一战封侯的战绩,那他就不是卫青了。”

陈凡继续说道:“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鉴于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并且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一战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不只是卫青再度被封侯,跟随卫青的部下,苏建,张次公,也被封为平陵侯与岸头侯。”

只是这里一众粉丝有一些不解了:“凡哥,这一战功劳真有这么大吗?”

一战当中三个人封侯,这简直是汉朝时期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随后你要再想想李广,那你就更得郁闷了。

李广一辈子都得不到封侯。

结果。

现在一看,尼玛。

一战卫青一战封侯不说,后面再战,还带着一群小伙伴们封侯了。

这一比起来。

难怪李广未被封侯,会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这真是丢不起这个人啊。

“当然大了。”

陈凡点头说道:“分封爵位这种事情可不是想封就封的,李广虽然此前名气很大,也守城有功。但到底没有真正杀了多少匈奴,所以就算是汉武帝想给李广封侯,但因为没有军功,也无法封。如果强硬封了,那肯定会引起内部其他将领的不满。所以,汉武帝并不会给李广封侯。但是,卫青这一战收复的河套地区,其地位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一边解释,陈凡一边拿出了地图:“河套地区就是黄河附近的地区,就是黄河几字型这一带。河套地区以北,那就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河套地区以南,那就是农耕文明。事实上,汉朝与匈奴的作战,那就是农耕文明对战游牧文明。在秦朝的时候,秦朝派30万大军将匈奴逐出了河套。但后来秦朝破灭,天下大乱,河套又被匈奴人占领。而匈奴人一但占领了这一块地方,那么,他完全可以靠着河套,威胁整个长安。”

接着,陈凡又说了河套地区的特点。

这里地势平坦,农作物丰盛。

一但占领了这个地方,等于给匈奴人设了一个粮仓。

原本匈奴人打仗就猛,现在又给他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