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
陈凡连说了小杜三首诗。
而这会儿,直播间内一众粉丝,再一次惊叹的问道:“凡哥,您管这叫冷门诗人?”
“我靠,这三首每一首都是经典啊。”
大家又不是小学毕业,没啥欣赏水平。
哪怕就是小学毕业,一首诗好不好,有的时候也能分出个一二三四。
小杜这三首诗,不说读起来朗朗顺口,而且非常的有韵味。
特别是诗里面充满着忧国忧民之意,当真非常让人记忆犹新。
对此,陈凡再一次确定:“是的,小杜确实是冷门诗人。不对,小杜是比之李商隐还冷门的冷门诗人。”
“那……好吧。”
众人有些抓狂。
小杜是陈凡说的,他说小杜是冷门诗人,他就是冷门诗人。
虽然。
这位冷门诗人与他们熟知的一些知名诗人比起来,好像水平还更高一些。
但他们能拿陈凡老师怎么办?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继续看着陈凡装逼。
“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小杜也不是一直是忧国忧民。在小杜的中年时间,大概是已经看淡了,大概是已经对于朝廷不报什么希望。于是,他就将满腔的热情转化到了青楼歌妓当中。他常常与歌妓为伴,为美女为邻。这个时候,他写下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哪怕他不在扬州了,外放到了黄州,当追亿时扬州的岁月,他仍是感叹【十年一覺扬州梦,赢得青樓薄幸名。】”
“不过,如果小杜一直沉醉在扬州青楼之中,那小杜就不是小杜了。雖然在扬州的生活让他流连忘返,但他心中仍念念不忘如果有朝一日,他必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宣州任职期间,他路过乌江亭。这个乌江,就是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不同于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小杜却是感慨【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显然,小杜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哪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谢绝天下。如果小杜是项羽的话,那绝对是返回江东,再卷土重来……”
此时。
公频上鲜花,掌声,留言……已经疯狂的刷起。
这位比之李商隐还要冷门的诗人,小杜……当真是让他们太喜欢太喜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