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09章 民心,圣心(2/4)

周铁衣随意地放下茶碗,“既然正堂衙门容不下,那么就放在军营空地之中就好了,诸位大人不介意陪着我晒晒日头吧?”

诛神司军营处,一个公开的临时衙门很快就被搭建完善,百姓们也能够按顺序进入,站在空地之上围观。

即使日头猛烈,在场的百姓们仍然没有一人想要离开。

他们绝大多数确实是因为周铁衣而来,但不是周铁衣请来的。

火车商会招工已经过了万人。

无论招工本身,还是招工的家属们都实实在在地接受了周铁衣的恩惠,他们也明白,如果周铁衣出了大问题,那么自己眼看着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所以他们自然不能够让几个外地人来天京‘迫害’周侯,这是朴素的道德观和纯粹的利益价值观糅合,所以自身信念才越发坚定。

因为道德,所以他们觉得感恩周铁衣是对的,因为利益,所以他们将这种心念化为实质行动,坚定站在周铁衣身后。

而另外一个群体,让周铁衣都意想不到。

那就是报童!

随着百家开始不计成本的办售报纸,天京报童的数量也在瞬间爆发式增长,想要覆盖一山四城接近两千万人口,报童的数量早已经超出了万人。

天京确实是百善之地,配合这个世界诸子百家的教化,识字率达到了惊人的六成。

但仍然有四成百姓没有机会识字。

而报童这个职业的出现,在无形之中改变了这种情况。

普通百姓们无法识字,都是因为少年时期家庭过于贫困,需要在赚钱生活和读书之间做出选择。

报童职业的出现,即使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但仍然让贫苦家庭的孩童有了新的选择。

那就是兼顾识字和赚钱。

在贩卖报纸的同时,他们也能够得到简易的‘书籍’,特别是白话文运动本身的发展,让识字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不再受限于百家私塾,学院。

为了能够让报童们更好的贩卖报纸,所以《天京报》已经在四城一山设立了十所免费的报童学校,让报童们在闲暇之余,能够读书识字。

而这项不经意间的举动,才是此地另外一半百姓们到来的原因!

当周铁衣走出来的瞬间,百姓之中爆发出呼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