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世袭制度的引入,可以让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免影响自己的后代。
这都不是头香居士的诱惑了,这可是能切实落实的好处啊。
相当于在现代,大头兵出去打一仗混个上校回来,死了还能传给你儿子,搁谁谁不想搏一搏用单车去变一辆摩托?
在土地上盖房子扎帐篷的老乡的人头,可是能够实打实转化成军功的。
勋官制度并不止注重奖励,而且同时注重惩罚。而严格的纪律,更是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勋官犯了错误或者失职,就会被取消勋位或者降级。
此外,如果勋官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也会被降级或者罢免。这种严格的奖惩制度,可以让士兵和将领更加清楚自己需要遵守什么样的纪律和规矩,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军队的纪律和秩序。
朝廷认为自己在捍卫尊严,府兵们在乎尊严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仗打就能晋升,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这段文字就能体现出当时的景况。
而一旦这种上升通道被掐,那就代表着府兵制开始崩坏。再加上均田制被严重破坏,从李治执政的中晚期开始,府兵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巅峰。勋贵们可以肆意拉着府兵去免费给他们打灰,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这也让李隆基没得选,不得不捏着鼻子开启募兵制,还有节度使这个潘多拉魔盒来饮鸩止渴。
当然……武则天的实话不能乱说,不然是要被挂小红薯的。
在这种激励之下,甚至长安城当中的男儿都开始踊跃参军,要求参军复仇。
尤其是之前李象教训的那五人,也参加进了军队当中。
薛延陀的使节现在如同过街老鼠一样,好在胡人长得也都大差不差,薛延陀也没什么特色,还没人认出来他们揪着揍一顿。
但即便是如此,薛延陀的使节也是心中惊惧,连忙离开长安,打算回到薛延陀,报告一下长安当中的情况。
其他部族或是国家之人,比如吐蕃、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家的使节,也纷纷将大唐对于此事的态度、处理办法以及民间的反应传回自己国家的都城或是王帐。
而此次风暴吹捧的中心,长安公子李象,正坐在酒楼包厢当中,将印刷妥当的杂志分发给众人看。
其实也没印太多,老李暂时在忙薛延陀的事情,杂志的问题暂时没有精力去关心。
李象也知道这种事儿,必须要朝廷下达法令进行专营,以免到时民间人人都去弄,一发不可收拾。
“这杂志好。”李景仁拿起杂志,还没翻开就夸了一句。
“就是这字……有点看不太清楚写的是什么。”程处弼当然知道这不是李象的字体,拿着那杂志辨认半天才笑着问道:“谁写的?这字儿?简直……”
“我阿翁。”李象答道。
“……简直翩若惊鸿,宛若那什么。”程处弼脸憋的通红,一个急转弯,甚至用上了毕生所学,半句《洛神赋》中的句子。
李象没有继续调侃他,而是笑着指向那杂志,上面还有一篇提前问世的《柳毅传》:“可以安排几个说书先生,在酒楼当中给人宣讲这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说书先生?”李景仁挠挠头,这是什么东西,他也没听说过啊。
李象笑着给他解释道:“就像是之前我给你们讲故事那样,专职在酒楼当中讲述各种故事的,还能招徕一部分顾客。”
这样说,李景仁就明白了。
“哦,好。”
“这次出征,兄长有什么想法?”程处弼挠着头问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