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混进娱乐圈的

第122章 :你怎么知道我好的?(2/5)

“不然那还能咋?”

两人对视一眼,勇哥的眼神里只有狠厉,张秦川不是不忍心,主要是他平时不欺负普通人,只要别人不招惹他就行。

但如果像勇哥这样,这件事要是真做了,那

“大哥,你要是真下手了,以后可就没有退路了。”

“哈哈。”

勇哥伸手把烟头弹出去,叹了口气说道:“退路人这一辈子哪有那么多退路?我从十来年前来到韩国开始,我就没退路了。”

“行了,你回去吧,对了明面上有什么事儿,你找李议员帮忙,比找我靠谱,你自己上点心。”

“行吧。”

张秦川把烟头丢到地上,用脚踩了踩。

厚厚的积雪,被踩得滋扭兹扭的,周围本来白白的积雪,被他这么一踩,中间多了这么黑乎乎的一大块,显得异常别扭

一周后,冯佳怡左手拿着报纸,右手拿着一块三明治,边吃边看报纸。

张秦川好奇的扭头看了眼他手上的报纸,居然全是中文的。

“看啥呢?”

“唔?”

冯佳怡抬头看了一眼,把报纸递给张秦川。

“老弟,咱那部剧好像火了!”

张秦川看向冯佳怡指给他的新闻。

《现在警匪剧尺度,是否需要适当调整》

这是一篇关于警匪剧尺度问题的探讨文章。

说是探讨,通篇看下来,都在说现代的警匪剧尺度有些大,文章从早些年的一些探案纪实片说起。

前些年有些电视剧,与其说是电视剧,不如说是纪录片,就跟张秦川拍的那部《12·1枪杀大案》似的。

都是真实案件的回溯,要不是里面加了一些演员,观众看起来代入感贼强,拍的跟真的似的。

这些片子总的说起来,都是按照真实案件去拍,有些镜头甚至用了案发时的真实影像。

这样一来,有些场面就不可避免的会让人有些不适,或者说如果因为这些片子拍的真实,真有人学着模仿,甚至能按照片子里的套路去犯罪。

但是大部分这种剧,拍摄初衷,都是给观众们猎奇,顺带着还有点警醒的作用。

这篇文章就是批评这种现象,说什么现在社会发展好了,这样的犯罪、警匪剧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就算是为了警醒民众,那应不应该拍摄的这么直白,市面上这么多种类的影视剧类型,为什么还要拍这种剧。

最后,文章末尾顺带着提了一笔,像目前市面上热映的某部电视剧,其剧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元素,这会不会带坏孩子、或者给社会增加各种不稳定因素,警醒作用没有,反倒是增加各种不稳定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