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路过兴庆殿的时候,见父皇与秦琼大将军还在商讨关于天山,听着殿内的话语,父皇担心欲谷设会借天山的乌孙古道遁走。
命阿史那社尔率领轻骑先一步拿下乌孙古道。
如今天山形势又变了,从唐军开始进攻西域,现在已转变成了唐军围剿欲谷设诸部。
这一仗最快今年冬天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料敌于先,提前准备,李承乾脚步稍停片刻就离开了兴庆殿。
回到东宫,小福坐在箩筐边正在挑选着花椒,她行礼道:“太子殿下。”
高阳正在忙着一起挑花椒,抬头道:“皇兄。”
李承乾问道:“今天吃什么?”
高阳嬉笑道:“今天有牛肉吃。”
“好。”
东宫内,苏婉正与宁儿在一起,两人手挽手聊着天。
李丽质与东阳去国子监了,李慎与李治也出去玩了,东宫又安静了下来。
闲暇之余,李承乾拿了几个鱼钩,拿了一把胡凳坐下,在一块石头上仔细打磨着。
科举之后的长安很热闹,科举及第的与落榜的学子都在长安城三三两两地走动。
禄东赞在一处酒肆喝酒,他知道了唐人在青海屯田得到了百万石粮食的事。
桑布扎往嘴里灌着闷酒,他低声道:“他们在青海开设崇文馆,让我们吐蕃的牧民学唐人的文字语言。”
禄东赞默不作声,心情同样也很不好。
东宫太子想让我活着,眼睁睁看着吐蕃成为大唐的领土,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从青海开始一步步地蚕食吐蕃。
天可汗是个圣明的皇帝,同时东宫太子又是天可汗最得意的儿子,东宫太子用这种手段来改造青海的牧民。
甚至还允许青海的牧民去逻些走动,禄东赞没法想象当吐蕃的牧民说着流利的唐人语言,看着唐人书籍,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这就是东宫太子的目标所在。
“你们说我们落榜了应该去何处?”
“当然是去崇文馆了。”
又有人小声道:“听说这一次崇文馆要招收上千人。”
“我们也去!”
还有人迟疑道:“我听说还有不少权贵人家在招收夫子,给他们的孩子识文解字,说不定还会许诺前途。”
“许诺前途有什么好的,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行事,到时候一文钱都拿不到,还给你下套。”
正是用午饭的时辰,酒肆内很热闹,话语声也越来越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