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调令(4/5)

“钱粮的事不用担心,你们出征之后,孤会安排人在沿途建设接应的军寨。”

“谢殿下。”

意识到父皇投来的目光,李承乾又道:“父皇,不如就让恪弟走一趟吧。”

侯君集抱拳躬身没有吱声。

李世民道:“军中钱粮都是你这个太子一手在支应,朕不答应你,也算是有违军心了?”

“儿臣绝无此意。”

“进来!”

听到父皇浑厚又震耳的嗓音,李恪缩着脖子走来。

李世民朗声道:“封吴王李恪为交河道参军,随交河道行军总管征讨高昌!”

李恪神色激动,身子都有些哆嗦,“谢父皇!”

李世民再看向一旁的儿子,低声道:“恪儿有什么好歹,你让朕如何向杨妃交代。”

侯君集道:“末将定会护吴王殿下周全。”

李承乾带着李恪一旁,低声交谈着。

身为皇帝,更身为天可汗,李世民觉得自己的意见被儿子左右很不舒服,尤其是这小子拉着李恪走到一旁,也不知道他们兄弟又在密谋什么。

交代好话语,李承乾道:“恪弟,不管战事如何?平安回来。”

李恪朗声道:“喏!”

言罢,他随着侯君集大将军走下了城楼,一同站在点将台上。

李承乾站在城墙上看去,三万大军立于城墙,看起来也是呜呜泱泱的人马,遮天蔽日。

“父皇,孤记得薛万均也是咸阳县人吧?”

李世民颔首道:“朕都让恪儿随军出征了,你还有什么不满吗?”

“儿臣没有不满的,父皇圣明。”

大军在长安城外整军半日,便朝着西面开始行军。

风雪又一次落在长安城了,李承乾回到中书省,用自己的太子调令,命河西走廊的李震先一步将粮草送出去。

这一次的攻打高昌,钱粮调度都在太子手中。

而经验也无别的,无非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河西走廊的先头部队一定要先动起来。

直到夜里,薛万备拿着太子的调令让太子右率安排人手,将调令送去河西走廊。

如果有人问起太子为何要在边关屯粮,这个原因其实很好解释,大唐的战争首先一定是对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