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八十三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4/5)

“让你们贪嘴吃橘子,不听告诫,自作自受。”

李治现在喝着苦口的药,道:“都是慎弟喜欢吃,弟弟才跟着吃的。”

李慎嘴角也起了痘,他捧着碗喝着药,道:“与弟弟无关。”

李治也八岁了,李慎也七岁了。

看着这两个弟弟,李丽质苦恼道:“反正岭南的橘子也吃完了,你们之后也没得吃了。”

李治道:“还有香蕉。”

李丽质又看了眼这个没出息的弟弟,道:“就知道吃!”

李承乾坐在一旁笑着,看着老师让人送来的文书,听着耳边弟弟妹妹的话语声。

宁儿走到一旁道:“殿下,应公与徐侍郎来看望太上皇了。”

李承乾应声道:“准备一些酒水与饭菜,他们来看望爷爷又要说起当年的旧事,孤就不过去了。”

“喏。”

天气转凉得很快,今天好不容易天晴了,可北风带来的凉意,还是让东宫的孩子们多添了两件衣裳。

李承乾看着老师让人从中书省送来的文书,这些文书都已是批阅过的,会送来东宫,是老师觉得太子应该看这些。

一卷卷翻看着,今年除了各地的将领回长安,如冯盎,柴绍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各地的地方文官前来述职。

就比如权万纪一回来就被封了治书侍御史,又身兼吴王府长史伴在吴王左右。

长史一职本来东宫也是有设立的,徐孝德现在是工部侍郎身兼东宫长史。

这份奏章是权万纪递交给中书省的。

说的是今年入秋之后,洛阳遭了大水,好在大水的范围并不大,淹没了一些田地,这份奏章提议让朝中多关照洛阳的河道。

今年的秋雨已过去了,黄河的汛期也结束了,照理说不会再有大水。

对长安来说,向东去洛阳,洛阳处于黄河的中下游。

黄河水患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贯穿历代皇帝的职业生涯。

现在这个难题又隐隐出现在了眼前。

长安周边的水系经过历代的治理,相较于以前平稳了许多,龙首渠与郑国渠修缮之后,水流也好了不少。

就比如说后世有一项十分大的工程,从秦岭南麓与蜀中水系,引入关中入渭。

治水一直是中原的头等大事。

现在的关中水系还很丰沛,相对充裕的时间。

李承乾想到一些关于后世的记录,贞观九年的这一次大水已显露了端倪。

再过一年,洛阳还会有一次大水,那是一场记录在史书上的大水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