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
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攻伐他,结果未成。
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
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必然可以打败项羽,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完后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
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的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
“刘邦极为烦恼,与郦食其商议应该如何削弱楚方的势力。”
“郦食其表示应分封六国后裔,刘邦认为合适便请郦食其做相应准备。”
“此时刘邦看到从外面回来谒见的张良,于是询问张良关于分封六国的看法。”
“在张良的警醒下,刘邦大骂郦食其,紧接着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
“公元前203年,齐国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韩信全部打下。”
“韩信派人向刘邦请示因齐国自古是诡诈多变,反复无常的国家,南面又紧挨着楚国。”
“如果不立一个临时的齐王来镇守它,它的局势就难以稳定,希望能让自己暂时当一个代理的齐王。”
“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
“韩信的使者来到荥阳后,刘邦一看韩信的来信,勃然大怒。”
“但在张良的劝谏下,刘邦也明白了当前的形势,不得不派张良前往齐国立韩信为齐王,同时又把韩信的全部人马调回刘邦那里。”
“公元前203年,刘邦对项羽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
“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
“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
“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各不相犯。”
“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
“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的处境,便与陈平一同劝谏刘邦。”
“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
“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围困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
“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朱棣:多亏了张良,否则刘邦大肆分封六国后裔的话,也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大汉。
那时刘邦为了削弱项羽的实力,在手下的建议下,想要分封六国后裔。
还好张良及时赶到,用八个缘由阻止了刘邦。
商汤有把握可以置夏桀于死地,你刘邦今天能够置项羽于死地吗?
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所以还封殷的后代于宋国,那是周武王有把握能得到殷纣的人头,你刘邦今天能得到项羽的人头吗?
周武王进入殷都后,曾在商容住过的里巷口表彰他,曾把箕子从监狱里放出来,而且给比干重修了坟墓。
你刘邦今天能够去为圣人修墓,去为贤人的里巷口表彰,到那些智者的门前去表示敬意吗?
周武王当时能拿巨桥仓库的粮食和鹿台所存的钱币,来救济贫穷,伱刘邦今天能把仓库里的东西拿出来去救济贫穷吗?
周武王伐纣的战争一结束,立刻把战车改为轩车,把兵器倒过头来用虎皮蒙上,表示今后永远不再使用它们了。
你刘邦今天能够弃武用文,不再打仗吗?
周武王当时还把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坡,表示以后不用它们了。
你刘邦今天也能把马放出去,不再用它们吗?
周武王当时还把运输队的牛放牧到桃林塞的北面,表示他今后不再运送军饷。
你刘邦今天也能把牛放出去,不再运送军饷吗?
今天项羽是最强不过的,你分封六国后裔,六国立刻就会屈服于项羽,谁还会来听从你刘邦的指挥呢?
“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分封开国功臣。”
“张良没有带兵打仗独当一面的功绩,但刘邦认为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应当自己挑选齐地的三万户做封地。”
“但张良认为当初自己在下邳起兵,到留县遇上了刘邦,这是老天爷把自己交给刘邦的。”
“现在自己只要一个留县就够了,不敢领受这三万户的厚赏。”
“于是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刘邦因大肆分封亲密下属引起众多旧臣不满,刘邦不知如何自处。”
“张良建议其首先封赏与刘邦有旧仇的雍齿,以安众将士的心。”
“于是刘邦立即大摆酒席,封雍齿为什方侯,当众催促御史赶快给大家评定功劳,赶快进行封赏。”
“众大臣见雍齿都可被封侯,便不再担心。”
“公元前201年,大臣劝刘邦国都应该设在关中,刘邦听后迟疑不决。”
“刘邦的大臣们大多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大都劝刘邦建都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