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9章 宋真宗赵恒(大章)(3/5)

他此刻多么希望后世人能告诉他一些有用的信息,哪怕为此多挨几顿骂也心甘情愿。

相比于解决大唐的危机,多骂骂他也就不算什么了。

他抬起头看着天幕上关于泰山封禅的介绍。

原先的历史中,他带领群臣去泰山封禅。

但现在,这段历史将要改写了。

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去泰山封禅。

之前他的确有想去泰山封禅的打算,并且再过不久就和大臣商议泰山封禅的相关事宜。

毕竟他开创了大唐盛世,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但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一是此时的大唐有巨大的危机,他必须找出隐藏在暗中的危机并解决,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去泰山封禅。

二是大宋的宋真宗直接拉低了泰山封禅的逼格,他要是去泰山封禅的话,心里多少有些膈应。

他已经从后世人口中知道了宋真宗檀渊之盟的事迹,当然不屑再和宋真宗一样去泰山封禅。

和敌人签订丧权辱国的檀渊之盟,每年给敌人大量的金银财宝,就是这样一个货色,居然还好意思去泰山封禅。

他很好奇宋真宗赵恒的脸皮怎么这么厚,怎么有脸去泰山封禅的。

北宋。

看到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匡胤整个人呆在原地,如遭雷击。

此刻他心头大乱,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赵恒是弟弟赵光义的儿子,现在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这岂不是说第二位皇帝是赵光义吗?

他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不,这一定不可能,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他自己有儿子,怎么会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呢!

后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导致皇位落到赵光义手中。

在大宋王朝建立之初,他确实有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的想法。

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局势不稳定,为了宋朝大局考虑,他不得不把赵光义选为大宋的继承者。

在大宋建国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短短五十年就换了20个皇帝。

皇帝之所以换这么勤,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好接班人,接班人要么太小,要么太弱,导致皇位被夺,改朝换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