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07章 少女之友,妇女之宝(2/5)

“我知道贺老师的顾虑,但写爱情的未必都是通俗文学。”方言道,“鲁迅先生也写过《伤逝》这样的爱情,可见到底是通俗,还是严肃,是庸俗,还是伟大,取决于写的人,比如琼谣,她写的爱情就不是香草。”

“岩子这话说得不错!”

田增翔附和道:“如果我们不管爱情,不等于把这块阵地拱手让给琼谣了吗?”

“方老师是代理组长,我服从安排。”

贺新一时间无言以对,撇了撇嘴。

“不过岩子,不是我说你,伱也忒不够意思了。”田增翔语气里透着一丝幽怨。

方言问道:“这从何说起啊?”

田增翔幽怨说:“明明写了《山楂树之恋》这么好的作品,还提到了《十月》要竖起匡扶爱情的旗帜,你怎么就没想过在《十月》上发表呢?”

方言解释了一番,“何况《山楂树之恋》是长篇,我现在代理中长篇组,要避嫌嘛。”

田增翔无不遗憾道:“那可以不发表,那首《从前慢》还是可以发表的嘛,隔壁的晏老师都说,这么好的诗,不登在《十月》上,太可惜了。”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

方言打了个哈哈,把话题转移:“老田,这些报纸要找我转载《山楂树之恋》,可我一个都不认识,你给帮忙瞧瞧。”

田增翔凑了过来:“这些都是市县级文化馆成立的报纸,岩子,这下你又可以搂钱。”

“是嘛!”

方言翻着信件,挑了挑眉。

为了繁荣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全国的文化馆相继创办文学小报,比如燕京的馆办报纸,西城有《蒲公英》、东城有《钟鼓楼》,朝阳有《芳草地》,海淀后来也办了《枫叶》。

出现在四九城的大街小巷,一张报纸几分钱,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位市民掏钱购买。

“有《山楂树之恋》对嘛!给我来一份!”

人群之中,闹哄哄一片。

王硕从里边挤了出来,边打开报纸边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