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鬼

分节阅读_1(2/2)

而那件淡粉色缀着,白花的衬衫很快就成了新同学中的笑料。

其中笑得最凶的就是戴鹏。

那时他老子还不是县长,就是个副乡长,但在一帮同学中也算是上档次的gāo • gàn • zǐ • dì了。

偏巧成分这么高的公子哥却成了吴水根的同桌。于是蓝天白云的小学生涯就成了水根同学的噩梦。

戴鹏充分发挥了从他爸那继承的组织才能,伙同其他几个调皮蛋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戏弄这个总穿女人衣服的穷酸鬼。

刚开始水根气不过,下课的时候挥动着自己的小细胳膊跟戴鹏打了一架。结果反被对方揍得鼻青脸肿。

等放学的时候,老师指着戴鹏破了点皮的手背,一脸严肃地对来接孩子的张寡妇说:“就因为同学说了你儿子几句,吴水根同学就对同学大打出手,你得好好管教孩子了,这孩子可是戴乡长家的独苗,宝贝得不得了,结果让你儿子打得受了伤,你说说人家戴乡长心疼不心疼啊?”

张寡妇听了抬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吴水根噙着眼泪,瘪着嘴,委屈得嚎啕大哭。

出了校门时,张寡妇拉着哭天抹泪的儿子在街角买了一串大个的糖葫芦,又摸了摸儿子青一块紫一块的小脸,心里一阵酸楚,忍不住也抱着水根大哭起来。

明知儿子不会无故打人,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世间没那么多的公平,而穷人家的孩子只不要更早些体会到这点罢了。

从此以后,吴水根明白了,像戴鹏这类的人是不能招惹的。

但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在又一次被戏弄后,水根忍不住终于偷偷得地拿走戴鹏的一块带盒子的橡皮。

看着到色彩鲜艳得有些奢侈的橡皮沉入阴暗的臭水沟时,小小的水根第一次尝到了报复的快感。

从那以后,戴鹏的东西隔三差五地消失不见。次数多了,戴鹏就开始疑心起吴水根。可是捉贼捉赃,每次搜查水根,无论搜身或是翻书包都没有翻到赃物。把戴公子恨得牙根直痒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再变本加厉地孤立吴水根,最后整个班级的人都在背后议论水根手脚不干净。

有一次班里收学杂费,戴鹏突然嚷嚷自己的钱不见了。老师挨个搜身,到了水根那,书包里赫然是戴鹏的班尼路钱包。

这下班里的“江洋大盗”总算是水落石出了。张寡妇知道后,把水根打得半死。

水根说:“娘,那钱不是我偷的!”

“不是你你拿的,钱包是自己张腿进了你的书包?”

水根闭上了嘴,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确没有偷钱。

张寡妇的教育也不算彻底失败,小孩还是知道当小偷是可耻的,可偏偏小水根固执地认为只要把“拿”来的东西扔到水里就不叫偷。至于钱,他更不会去拿。当他被老师拎到办公室事,分明看到了戴鹏脸上奸诈的笑容。

于是俩人之间的龌龊更大了。

后来好不容易到了小学毕业,两个人又分别上了不同的中学。可县城就那么大,难免会碰到,戴鹏总是冷冷地斜视着水根,而水根也从不正眼看戴鹏。

这是什么孽缘啊?没成想自己的铲车居然跟戴鹏的车撞上了。虽然刚才自己的照章行驶,而戴鹏的车是自己迎面撞过来,水根觉得这事也无法善了。

等救护车来了以后,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伤员抬上车。又叫来一辆拖车把车尾半陷进路旁山壁里的马自达6拖走。

因为挖隧道,君山从中间被掏开一个大洞,原来的马路也向两旁扩宽了。依傍着马路上山体被剥离得残缺不堪。

当车被拖走的时候,有个工人趴在被车撞出大坑的山壁看了看,突然大叫:“快看,这里面怎么有个带字的石碑?”

有人取过铁镐和尖锹,又挖了几下,一只陶罐“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摔得粉碎。

张大福跑过去一看,大叫:“住手,这是挖到坟墓了!”

听张队长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张大福仔细看了看那块碑文,上面刻着几个七扭八柺的文字,如扭曲的毛虫,那字却是一个也不认识。

工友人里有人开始兴奋了,互相嘀咕着:“这要是挖出点文物可能卖不少钱呢!”

幸好张大福不是个糊涂人,冲手下的那帮人一瞪眼睛:“想钱想疯了是不?盗墓那是犯法的!这得马上上报有关领导!”

说完一踢水根的屁股:“还在这丧白着脸干吗?回家跟你妈说去,赶紧拿钱消灾去吧!”

于是这次不大不小的车祸,促进了市里各大报刊的发行量,“隧道中惊现千年古墓!”这样耸动的题目足够本市广大人民热议一阵子的了。

省里考古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在市里有关领导的示意下,隧道工程也暂时停工了,一切为抢救性挖掘考古工作让路。

在初期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据那块石碑上的文字和几尊兽头的陶俑推断,这应该是北魏时期的坟墓,而且墓主人很有可能是鲜卑族人,而且根据坟墓的规模来判断,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个身份较高的大贵族。

方圆百里的村民们都亢奋了。什么坟墓里是金砖铺地,夜明珠当灯,古尸的嘴里含着千年的美玉,荒诞的谣言飞得满天都是,

连一些八十多岁的老叟都成天“坟”不离口的挂在嘴边,巴不得亲眼去看看,摸摸墓中的吧宝贝才算过瘾。

要说起来,就张大福有头脑,先是发现古墓并保护了现场又及时上报,立了大功,后来又跟前来的专家教授猛套近乎,于是顺理成章地被考古队雇佣参与挖掘工作。

他手下的工程队摇身一变,变成了考古队。虽然干的就是挖土打夯的粗活,但张队长的举止言谈间俨然洋溢起文化人的气息,每次回家面对一些好奇询问的亲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