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三十八章:后继之人(2/5)

毕竟,虽然这段日子下来,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好了很多,刘娥对他的管束也不似以前严厉,甚至于在某些政事上,也不介意他私底下发表一些看法。

可关系到中书宰执这样的事,他还是不好直接开口点人的。

何况,赵祯说的也的确是实话。

他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可接触到的大臣,除了如今已经在中枢的大臣,便是之前太子宫的旧臣。

后者是肯定不能说的,可如若从前者当中选的话,那么,刘娥又何必问他?

果不其然,听了这话之后,刘娥并没有露出意外之色,而是稍一沉默,问道。

“王钦若如何?”

这话一出,赵祯顿时心中叹了口气。

果然如此……

王钦若,早年以进士科入仕,初任亳州推官。

从政绩上看,他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从地方税监,到三司郎官,当过安抚使,管过大理寺,负责过审刑院,也做过翰林学士。

不管是财税,军政,刑名,他都样样拿手。

但缺点就是,他和丁谓一样,极度媚上,毫无风骨气节。

当初泰山封禅一事,首倡之人就是王钦若,也因此,他和丁谓还有另外几个在此事中出力的大臣,被冠以‘五鬼’之名。

甚至于可以说,在巴结谄媚这件事情上,他比丁谓做的还要极端。

除了泰山封禅,赵恒之后大行天书祀封之事,王钦若也是冲在第一线,不断上奏要求在各地致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